闻道白云居,窈窕青莲宇。岩泉万丈流,树石千年古。
林卧对轩窗,山阴满庭户。方释尘事劳,从君袭兰杜。
猜你喜欢
皎(jiǎo)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
禅(chán)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píng)。
风泉夜声杂,月露宵(xiāo)光冷。
多谢忘机人,尘忧未能整。
月光照耀山林一片秋色,青翠山峦多么安谧幽静。
身居禅房感受万物变化,一人独坐不由打开窗门。
风响泉鸣夜声显得嘈杂,月下的寒露使夜光清冷。
向您忘机的人多多致意,尘世烦忧愧未清理干净。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3
2、王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97-98
皎皎:洁白貌;清白貌。形容月光。微微:隐约,淡远,幽静的样子。
禅居:僧人居住修行的处所。指寺院。轩屏:窗户和门屏。
杂:一作“绝”。月露:月光下的露滴。宵光:夜光;月光。
忘机:消除机巧之心。常用以指甘于淡泊,与世无争。忘机人,是赞美晖上人与世无争、忘却巧诈的高洁情怀。整:理。
晖上人的赠诗内容不明,从此诗意推测应是与秋夜禅坐有关。因此,这首回赠诗开头从山林的幽静写起。“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秋夜的山林禅院充满了幽寂的禅意。此诗中间两联写景咏物。颔联“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住在这僧房里感到了景色的变化和季令的推移,由于心绪无比烦乱,不禁打开门扇,独坐沉思幻想起来。这里点出了晖上人的禅悟境界。禅定使人心情平静,从而智慧现前。颈联“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描绘出一片清幽冷寂的境界,极具诗情画意,也颇具禅意。最后“多谢忘机人,尘忧未能整”二句,感叹世人不能如晖上人般忘却机心,饱受尘世烦扰,实在是无奈又可怜,表达了诗人对晖上人入景清明那种境界的追求。
此诗结构极其精巧。起承转合,自然从容。写景写人,浑融一体。陈子昂还有一首诗《同王员外雨后登开元寺南楼因酬晖上人独坐山亭有赠》,内容与此诗相关,可以互相参照。
历数勋贤后,如郡到眼希。
胸中蕴金石,笔下出珠玑。
倾盖嗟何晚,临流又送归。
他年傥相忆,寻我钓鱼矶。
愁云暖日愁无边,荔枝园下客舣船。
呜呼宴安毒於鸩,燎原戒之爝火燃。
杨家妖女去复入,开元治乱翻覆间。
绿云一楼天上去,食自不旨寝不安。
长生昵语月皎皎,沉香醉梦春酣酣。
羯鼓数垢花破萼,霓裳一曲天开颜。
薰风殿开苦嫌执,骊山聊辔来游盘。
汗绡红透心渴烦,荔枝不来惨不欢。
飞尘一骑关山晓,奔腾那知血溅道。
一朝羽檄渔阳来,决策西狩殊匆草。
百年宗社弃若遗,何计奈渠春风貌。
雨铎琅珰惊昨梦,云栈崎岖回马首。
凄凉故驿疾扬鞭,岁月转眼弩落弦。
张后李父自一时,西内荒阶满苔钱。
金鉴难忘曲江相,浯颂长怜聱叟元。
涪陵荔枝不须辨故物,紫金鲈骨何幸还陵园。
屋上三重茅,已为风卷去。天教屋漏痕,供我学书具。
肯同桀黠奴,三窟窜狡兔。烟尘罨琴樽,荒秽塞畦圃。
一笑姑置之,拂拭书中蠹。
自昔桂阳名此山,登楼恍若见林端。
山中固有诛茅地,却许吾人背面看。
野老家风子未知,天教甫里出孙枝。
遍游竹院寻僧语,时拂楸枰约客棋。
是处登临有风月,平生扬历半宫祠。
即今个事浑如昨,唤作朝官却自疑。
客居莽牢落,幽绝无四邻。岁穷有衣结,日晏犹甑尘。
偪仄戎马间,敢厌薪水勤。故人情义重,采采青泥芹。
小摘持寄远,分馀为情亲。丹荔擘轻圆,黄柑破芳辛。
蹲鸱劝加餐,风味亦可人。渺渺山涧曲,浩浩水云晨。
踞垆有前诺,两翁对然薪。眼缬眩红绿,共此无边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