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病久离索,相寻聊解颜。短墙通御水,疏树出南山。
岁月何难老,园林未得还。无门共荣达,孤坐却如闲。
猜你喜欢
临风兴叹落花频(pín),芳意潜消又一春。
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dié)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kān)染路尘。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频频叹息花被狂风吹落太多,芳香渐消失又要过一个春天。
应是价格太高人们不敢询问,又因香气太浓蝴蝶难以亲近。
只有皇宫才配生长这种鲜花,哪能忍受让它沾染路上灰尘。
等到把花移植到皇宫上林苑,王孙贵族才为没有买而遗恨。
参考资料:
1、作品译文内容由朝阳山人提供.
频:频频不断。潜消:暗暗地消失。
缘:因为。
红英:鲜花。称:配,够格。
上林苑:秦旧苑,汉武帝扩建,周围三百里,有离宫七十所。苑中养禽兽,供皇帝春秋打猎。此指唐代宫苑。王孙:借指富贵人家子弟。
这首诗写作年代已不可考,但从其反映的内容和心绪来推测,当属女诗人鱼玄机后期作品。这首诗以残败的牡丹花自况。没有人赏识她高贵美丽。“卖”字极为伤感,主动兜售都无人问津,一腔忿限倾泄而出,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至深。
此诗首联一二句,写牡丹花无人注意,暗暗凋零。此联是总提,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以下皆由此生发开去,一步步引向深人。“临风”句写诗人站在狂风之中,看着纷纷而落的牡丹花,连连叹息。“落花”点明题中“残”字。“风”道出了牡丹致残的原因,说明牡丹并非自然意义上的衰败,而是被无情的狂风吹残。为全诗蒙上了一层浓重的悲剧色彩。而一“叹”字就明写诗人心情,饱含无限感慨,也是全诗感情字眼。“频”字既可看作落花之多,又可看作诗人感慨叹息之频。
颔联三四句,写牡丹花高贵,无人敢问,花香太浓,蝴蝶都难以亲近。这两句前人认为有寄托。语句对偶。
颈联五六句,写牡丹花应该生长在皇宫里,而不应该生长在路旁被糟蹋。语句对偶。
尾联七八句,写等到牡丹花移植到帝王园林,那些富贵子弟将后悔不堪。其实这只是诗人的美好愿望而已。
这首诗中感怀了自己向上不能高攀,因清高不被赏识;向下不能低就,因才高不被接纳;最终只能落得独自终老的际遇。然而这却不是鱼玄机一人的命运。在男权社会里,女人始终如同商品,靠提升自己的卖相供掌握着社会话语权的男性世界消费,才能保证自己最最终有一个好的归宿。千百年来这一直是女性存在的模式。此诗的思想意义就在于作者把这种模式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
造化生微物,常能应候鸣。初离何处树,又发去年声。未蜕唯愁动,才飞似解惊。闻来邻海徼,恨起过边城。骚屑随风远,悠扬类雪轻。报秋凉渐至,嘶月思偏清。互默疑相答,微摇似欲行。繁音人已厌,朽壳蚁犹争。朝士严冠饰,宫嫔逞鬓名。乱依西日噪,多引北归情。筱露凝潜吸,蛛丝忽迸萦。此时吟立者,不觉万愁生。
春日迟迟春未阑,愁怀欲放又难宽。弃余久已如鸡肋,知味何须食马肝。
庭树两年根较固,笼禽数语韵多酸。涧阿有约谁归去,寤寐无忘为考槃。
少伯曾居此,螺纹吐綵丝。一奁秋镜好,犹可照西施。
南飞乌鹊栖无枝,老骥伏枥悲鸣时。明明如月不可掇,江头横槊来赋诗。
大江东去流战血,明月依然作古色。可怜暮年烈士心,夜半高歌唾壶缺。
文王周公安在哉!古人已去今人来。三分未定天下局,一将正少当时才。
我爱陈琳工草檄,居然解愈头风疾。世间力足生杀人,武士之刀文士笔。
且须饮酒休谈兵,英雄儿女同多情。二乔已向吴宫老,铜雀年年空月明。
长卿壁四立,杜老茅三重。茶山穷次骨,憩寂以长松。
直干以栋宇,清阴自帡幪。山泉落高处,审听是松风。
桂树丛生猿鹤幽,薜萝烟月閟清愁。白云何处吟招隐,我欲因君作少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