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五首

禁柳烟中闻晓乌,风吹玉漏尽铜壶。
内官先向蓬莱殿,金合开香泻御炉。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银河。
玉阶容卫宿千官,风猎青旂晓仗寒。
侍女先来荐琼蕊,露浆新下九霄盘。
九重天乐降神仙,步舞分行踏锦筵。
嘈囋一声钟鼓歇,万人楼下拾金钱。
金吾持戟护新檐,天乐声传万姓瞻。
楼上美人相倚看,红妆透出水精帘。
猜你喜欢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diàn)影开闻夜漏(lòu),水晶帘卷近秋河。
高入云天的玉楼,奏起阵阵笙歌;随风飘来宫嫔的笑语,与它伴和。
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近银河。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闻夜漏:这里指夜深。秋河:指银河。
这首宫怨诗,与其他宫怨诗的不同处,是采用对比的手法。前二句写听到别处的笙歌笑语,相形到自己这里的寂寞;第三句是夜深听漏难以入眠,最后一句写自己独自卷帘看天上的银河,极言锁闭幽宫的孤凄冷落。如此相形比作,即使不言怨情,而怨情早已显露于言外。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lí)。百啭(zhuàn)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qiáng)薇(wēi)。
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那黄鹂千百遍地宛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参考资料:
1、林霄.《唐宋元明清名家词选》.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112.
2、倪木兴.《唐宋词精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71.
3、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第四册》(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720.
4、徐荣街,朱宏恢.《唐宋词百首译注》:徐州师范学院,1978:98.
寂寞:清静,寂静。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唤取:换来。
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词。黄鹂:黄鹂:又叫黄莺、黄鸟。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啼声非常悦耳,食森林中的害虫。益鸟。百啭:形容黄鹂宛转的鸣声。啭,鸟鸣。解:懂得,理解。因风:顺着风势。蔷薇:花木名。品类甚多,花色不一,有单瓣重瓣,开时连春接夏,有芳香,果实入药。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此词高妙处,于它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末两句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作者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这番妙趣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呜呼古燕京,金元递开创。初兴靖难师,遂驻时巡仗。
制掩汉唐闳,德俪商周王。巍峨大明门,如翚峙南向。
其阳肇圜丘,列圣凝灵贶。其内廓乾清,至尊俨旒纩。
缭以皇城垣,靓深拟天上。其旁列两街,省寺郁相望。
经营本睿裁,斲削命般匠。鼎从郏鄏卜,宅是成周相。
穹然对两京,自古无与抗。酆宫逊显敞,未央失宏壮。
西来太行条,连天瞩崖嶂。东尽巫闾支,界海看滉瀁。
居中守在支,临秋国为防。人物并浩穰,风流馀慨忼。
百货集广馗,九金归府藏。通州船万艘,便门车千两。
绵延祀四六,三灵哀板荡。紫塞吟悲笳,黄图布毡帐。
狱囚圻父臣,郊死凶门将。悲号煤山缢,泣血思陵葬。
中华竟崩沦,燔瘗久虚旷。宗子洎群臣,鸢岑与黔涨。
丁年抱国耻,未获居一障。垂老入都门,有愿无繇偿。
足穿贫士履,首戴狂生盎。愁同箕子过,悴比湘累放。
纵横数遗事,太息观今向。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