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衰草带荥波,岁晚知如君思何。轻橐归时鲁缟薄,
寒衣缝处郑绵多。万人都督鸣骝送,百里邦君枉骑过。
累路尽逢知己在,曾无对酒不高歌。
猜你喜欢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
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
鲁(lǔ)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
霜凋(diāo)逐臣发,日忆明光宫。
复羡(xiàn)二龙去,才华冠世雄。
平衢(qú)骋高足,逸翰(hàn)凌长风。
舞袖拂秋月,歌筵(yán)闻早鸿。
送君日千里,良会何由同。
虽然寓居东鲁,我的心仍然留在京城,连梦中都是当日在君主身边的情景。
自从放还回来我的头发已白如霜染,这是因为日日都在思念宫廷。
令人羡慕的是你们二位前去应举,真如同二条出渊的胶龙,何况你俩又有冠盖当世的才情。
试场上你们将如奔驰在平坦大道上的骏马,又将像展翅迎风的鲲鹏。
酒后禁不住展袖在秋月下起舞,歌舞尽兴处又从天边传来阵阵的雁鸣。
今日欢送你们到千里之外去赴试,不知何日能在这样的盛会中相逢?
参考资料:
1、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22
2、林东海注.李白诗选注: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05:109
鲁客:客于鲁者,李白自指。向西笑:即西向笑,对京都长安的向往之意。
逐臣:被贬谪的夫意的臣子。这里李白指自已。忆:忆念,怀念。明光官:汉宫名,在长安,汉武帝所建,一在北宫,与长乐宫相连;一在甘泉官。诗中借指唐代官殿。
羡:羡慕。二龙:比喻赴举之二从弟。
平衢:平坦的道路。高足:指高等快马,古代驿站设三等马,有高足、中足、下足之别。逸翰:展翅。
早鸿;初来的大雁。
良会:美好的聚会。
“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借对西向笑的铺叙,描绘一幅客居东鲁心系长安、若梦中见君门的景致图,暗寓李白轻笑奉诏入京的短暂生旅似做梦一般,表达出李白对京都长安的向往之意。
“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写被贬谪之臣的头发像凋残的秋霜一样,白如霜染,皆因思念明光宫所致,隐隐流露了对京都的深切怀念和为国效力的迫切愿望,表达出李白仕途不通、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侧面赞美二从弟之才华壮志,如人中龙。语本《世说新语·赏誉》:“谢子微见许子将兄弟,日:‘平舆之渊,有二龙焉。’”李白以欣羡的心情赞颂了二从弟的盖世才华和少年得意。
“平衢骋高足,逸翰凌长风”紧扣上文,借抒恋阙之情,并颂二从弟之前程。
“舞袖拂秋月,歌筵闻早鸿”通过对月起舞、宴饮唱歌的饯别场面的描写,抒写出兄弟之间的深厚情意。
“送君日千里,良会何由同”最后诗送二从弟入京赴举,并对从弟的珍重祝愿、良会相期。
此诗通过为送从弟至西京长安应举的铺叙描写,表现出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玩世不恭的不平心理。
翠华东南来,奎聚属吴域。
分王百馀年,灵光赫天德。
龙文发南源,图书粲东壁。
谁折天罅开,猝忽正气泄。
剖藏发金枢,抉蕴破石室。
签怕逐汗牛,至珍去遐绝。
我欲然藜人,四库亦赤立。
细人慕所爱,但嗟珠玉翼。
君子为道谋,惟忧孔孟北。
风气日已趋,南强变金革。
周礼吾能言,欲徵恐无籍。
落落星向晨,后生当努力。
清波收潦日,
华林鸣籁初。
芙蓉露下落,
杨柳月中疏。
燕帏缃绮被,
赵带流黄裾。
相思阻音息,
结梦感离居。
遥传塞上又征兵,使者飞书入汉京。边马不归青海戌,朔云常断玉关缨。
七陵松柏今开府,三辅河山夜勒营。自是群公能策虏,即看赤羽莫深惊。
南山有幽士,白首在林坰。平生好音乐,颇识律吕情。
截竹作高管,吹作鸾凤声。不逢师旷识,但有农人听。
农人何所别,听罢心冥冥。但道是好音,强聒不少停。
此士厌为烦,几欲逃其形。安得似农人,饱食心无营。
荔支名字太纷纷,所见多应不逮闻。别有深红霸群品,郡人呼作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