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抛身外,栖踪入九华。遗篇补乐府,旧籍隶仙家。
池静龟升树,庭荒鹤隐花。古来天子命,还少到烟霞。
猜你喜欢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nóng)愁。
春天,山上的野桃花红艳艳的开的正旺,蜀江的江水拍着旁边的悬崖峭壁。
一位姑娘看见了,认为丈夫的喜爱如同这桃花转瞬即逝,而无限的忧愁就如这源源不断的江水。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46-349
山桃:野桃。上头:山头,山顶上。
头两句写眼前景色:“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上句写满山桃花红艳艳,下句写江水拍山而流,描写了水恋山的情景,这样的情景原是很美的,但对诗中的女子来讲,如此美景恰恰勾起了她的无限痛苦:“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这两句是对景抒情,用的是两个比喻:花红易衰,正像郎君的爱情虽甜,但不久便衰落;而流水滔滔不绝,正好像自己的无尽愁苦。这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了这个失恋女子的内心痛苦。比喻贴切、动人,使人读了,不禁为这个女子在爱情上的不幸遭遇而深受感动。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江水比拟亡国之痛的深沉悠长,历来被人们称为写愁的名句,其实这正是从“水流无限似侬愁”一句脱胎而来的。
这首诗和前首诗一样,用的也是民歌常用的比兴手法,先写眼前水恋山的景象,然后再用它来作比喻,抒写愁绪,从而形象地描绘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全诗比喻新颖别致,形象感强。
十载不登江上寺,旧栽松树拂云长。非因避俗来空刹,正爱谈玄坐石床。
幡外日移双塔影,麈边风递杂花香。问僧谁作兹山偈,犹是前朝苏雪堂。
大隐休夸浑俗尘,由来空谷有幽人。
只无忧患催垂白,何必功名挂汗青。
我已退非金马客,君宜上应少微星。
卜邻有意诛茅切,竹杖交头到梦屏。
礼乐三千不可闻,彤墀诸草似刘蕡。
莫嗟起部官犹左,尺疏公田赖有君。
仕宦不得意,归来出无车。徒步义所安,焉敢竞驰驱。
一枝古筇杖,瘦硬苍玉如。持之置左右,出入聊相须。
清闲实天所惜,富贵於我何如。
野马书空咄咄,醯鸡击缶乌乌。
兰在在楚泽,兰在在楚山。古人见心易,今人见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