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浥多人路,泥归足燕家。可怜缭乱点,湿尽满宫花。
猜你喜欢
罩云飘远岫(xiù),喷雨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dì)叶,起溜镜图波。
濛(méng)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远处的山峦笼罩着一片乌云,大雨倾盆而下,河水上涨。
乌云低飞使半山腰一片昏暗,风吹雨斜撒满了山的曲折处。
一串串雨滴如珍珠般滴下,又如珍珠般结在树叶上;大雨在如镜的湖面上泛起了一阵阵涟漪。
柳丝在雨气中一片迷濛(或说迷濛的雨气使柳丝密密麻麻的分不出个来了),连绵的大雨如帘,风吹雨丝在空中织起了一片片罗幕。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罩:覆盖、笼罩。罩云:笼罩在天空中的乌云。远岫:是指远处的峰峦。
岭腹:即半山腰。岩阿:是指山的曲折处。
泫:水珠下滴。泫丛:一串串下滴的水珠。缔叶:(雨滴)结在树叶上。起溜:是指河水泛起了一阵阵涟漪。
含吹:这两个字是唐代才有的词,见于唐代的诗文中,它的本意就是“风吹”。
通过笔者的讲解,我想大家可以发现,唐太宗写的这首诗,每一句就如一段动画,而整首诗又构成了一幅远近景色结合的动态的“山雨飘洒图”。各位读者可以看看本文所配的图片,这张图片用“珠缔叶”三个字就说明了,而“泫丛(一串串雨滴如珍珠般滴下)”的动态景象却看不到。换一句话说,笔者所找到的这张图片只是“泫丛珠缔叶”这个动画片中的一个画面。
这首诗还有一个写作特点是每句都包含了一个动词的片语,这些片语是罩云、喷雨、低飞、斜足、泫从、起溜、濛柳、含吹。这八个词把雨写活了,就好像是施雨龙王、推云童子、布风婆婆等天神在天上操控的那样。现在有些人不相信有神的存在,认为下雨是自然现象,其实就笔者个人在很浅的层次上所见,所谓的“自然”其实是不存在的,神在控制着一切。请各位读者权且相信有施雨龙王、推云童子、布风婆婆等天神的存在,并重新读一下这首诗,可能您会发现对诗的意境的理解和您刚开始读的时候不一样了。也许您会发现,万事万物在唐太宗的笔下都是活的,都是有生命的。也就是把大自然的神韵通过诗的形式描写出来了。
东游久与故人违,西去荒凉旧路微。秋草不生三径处,
行人独向五陵归。离心日远如流水,回首川长共落晖。
楚客岂劳伤此别,沧江欲暮自沾衣。
游人愁岁晏,早起遵王畿。坠叶吹未晓,疏林月微微。
惊禽栖不定,寒兽相因依。叹此霜露下,复闻鸿雁飞。
渺然江南意,惜与中途违。羁旅悲壮发,别离念征衣。
永图岂劳止,明节期所归。宁厌楚山曲,无人长掩扉。
别时把酒欲沾襟,楚翼吴鳞要嗣音。
撞玉餍听辞客语,断金深和故人心。
对床风雨终前约,满眼湖山念独吟。
何日水云淮上宅,草荒三径肯深寻。
屈指清明近。东风吹更紧。锦帷绣幕昼常垂,闷。闷。
闷。丝柳长堤,梨花深院。试探芳讯。
蝶梦花间稳。不管人愁损。横斜几折小阑干,认。认。
认。绿绕红围,都应未改。旧时情景。
寒雪梅中尽。
春风柳上归。
宫莺娇欲醉。
檐燕语还飞。
迟日明歌席。
新花艳舞衣。
晚来移彩仗。
行乐泥光辉。
世事无由到竹窗,只余心赏独难降。
雨余翡翠山连七,春涨玻璃溪自双。
万壑不须看越峤,千寻端可配吴江。
抠衣便欲同清景,安得黄封列万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