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骚复古少知音,本色诗人百种心,
顺熟合依元白体,清新堪擬郑韩吟。
搜来健比孤生竹,得处精於百炼金。
唯我与君相唱和,天机自见不劳寻。
猜你喜欢
废池涵碧。趁短策,吊古清明天气。路入芜寝,步迎厉魄酸风,眼眩剑芒腥水。
大明官礼习朝天,问谁省、高皇真意。是干将、铁血壮魂,埋此深际。
弘规付与文孙,奈衅启、棣鄂宗藩相递。郊彼光僚,霸吴竞假鱼肠,靖难自燔朱蕊。
孝陵翁仲说凄凉,怕难解、游春情味。向倦里。也学柳眠花悴。
艳艳剪红英,团团削翠茎。托根在褊浅,因依泥滓生。
中有合欢蕊,池枯难遽呈。凉宵露华重,低徊当月明。
明月枝头香满路。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倒照秦眉天镜古。秋明白鹭双飞处。
自摘霜葱宜荐俎。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帽堕笑凭纤手取。清歌莫送秋声去。
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一本无“重阳不把”四字。
“明月”三句,叙秋景。“枝头香”,指桂花。此言明月照桂树,花香飘满路。词人见了眼前之景,忽然想起:如果接连刮起几天西风,那末树上的桂子将要被风吹得满地皆是。“花如雨”,指桂花落如雨点一样,此是类比。“倒映”两句,九日即景之词。言重九夜月亮像秦镜般高悬天空,秋高气爽,水边的白鹭受到月光的惊动,双双冲霄飞去。上片即景和韵。
“自摘”三句,述过节。言词人从自家菜园中摘来了比较干净、新鲜的青葱,适宜于作为重阳祭祀用的菜肴,装盆上供。词人说:只可惜已到了重阳节,我还没有搞到几盆应时的菊花啊!“帽堕”句,化用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意境。两句言词人九日随俗登高,被山风吹落了帽子,他就笑着请同行佳人代他正冠。他登上高处,清歌一阕,更觉得碧天高远而空旷,但他希望,歌声不要随着秋声的离去而随之消失。此祝辞也。“清歌莫送秋声去”,是词人的衷心希望,因为秋天是万物收获的佳节,所以他不希望匆匆送走“秋声”。下片词人着重阐发自己对“秋声”的感受。
村老诗颠者,颠年八十年。
后生被传染,引得广师颠。
三月西城多少花,暖风吹雨过晴霞。海棠昨日开时路,山鸟清阴到处家。
长袖挽春携手去,小舆舁醉一肩斜。闲人好在江湖酒,只办年年赏物华。
太乙下深黑,雷霆驻虚空。有龙宅其湫,飞雨白日中。
南游女娲谷,北上铜人原。荒冈翳丛楚,古阙生墟烟。
山河美如此,人寿速若彼。去去且为欢,沽酒新丰市。
无使明月来,照我空持杯。
山水敦夙好,烟霞痼奇怀。
向闻乳洞胜,出岭更徘徊。
雪林缟万李,东风知我来。
华裾绣高原,故人纷後陪。
系马玉溪桥,嵌根豁崔嵬。
荡荡碧瑶宫,冰泉漱墙隈。
芝田溉石液,深畦龙所开。
丐我一掬悭,沫此炎州埃。
仍呼轮袍舞,醉倒瑞露杯。
但恐惊山灵,腰鼓轰春雷。
薪翁杂饷妇,圜视欢以咍。
兹岩何时凿,阅世几劫灰?
始有此客狂,後会真悠哉。
南游冠平生,已去首犹回。
岁月可无纪,三洞俱靡崖。
会有好事者,摩挲读苍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