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雪终宵下,晨登百尺端。
瑞光翻怯日,和气不成寒。
天末无织翳,云头未少乾。
四郊闻击壤,农望已多欢。
猜你喜欢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yí)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梅花要迎接春天的来临,所以它早先开放。尽管冬天的天气是多么寒冷,但它还是傲然独立,毫不畏惧。
它只是怕开花落在群芳之后,到那时,人们游春的意兴索然,再也没有人特别注意地观赏它了。
参考资料:
1、张志江,张薇.诗趣: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第12页.
2、谢明刘光前.历代咏物诗选读:.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第20页.
发:开花。疑:畏惧,害怕。
别意:格外注意,特别注意。
在咏梅诗中仅以早梅为题的就为数不少。这类诗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突出一个“早”字。这首《早梅》诗,用极富表现心理状态的手法,写出了梅花的坚强性格。
诗题是《早梅》,却并没有具体描写早梅的形象、姿韵,而是在议论早梅“早发”的原因。“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为了迎接美好的春天的来临,梅花不畏严寒,不惧风霜而早于众花开放。“迎春”二字,回答了“早发”的原因。“不疑寒”,化入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这些均从诗人口中说出,倍感亲切。同时,在诗人观赏早梅生发出来的感叹中,隐隐寄寓着诗人的情怀。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承上联,继续抒写早梅的原因。唯怕百花开在先头,自己落了后,没有人再来观赏,所以,争先恐后,早早放出了芳香。“畏”字引出的意义深远。原来,梅花独自早早开放,是有着一种追求的,不能落在“众花后”,而要开在“百花前”。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梅花人的个性,用“疑”“畏”等极富于表现心理状态的字眼,生动描写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而且,巧妙地寄寓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孤芳自赏的情怀。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梅的画面,也没有任何对梅的形象描绘,但读后,早梅的形象却鲜明可触。这是因为诗人的议论,紧紧扣住了一个“早”字,突出了早梅的性格。
雅拉山高接太清,几多仙子斗轻盈。偶然触破妆台镜,百里长溪滚水晶。
露冷风轻霁魄圆,高楼更在碧山巅。四溟水合疑无地,八月槎通好上天。黯黯星辰环紫极,喧喧朝市匝青烟。夜深独与岩僧语,群动消声举世眠。
六龙骧首晓骎骎,七圣陪轩集颍阴。千丈松萝交翠幕,一丘山水当鸣琴。
青鸟白云王母使,垂藤断葛野人心。山中日暮幽岩下,泠然香吹落花深。
金台百尺正招贤,肯恋槎川二顷田。直欲排云叫阊阖,未应钓月老林泉。
剑横壮气冲燕雪,马踏平芜度楚烟。他日北方看燄焰,愿乘款段候归鞯。
采得仙岩不老藤,蒸云煮雪揭轻冰。光浮一片昆山玉,煖压三冬内府绫。
衣被生灵真有道,卷舒明晦亦堪徵。衰年朽骨寒尤甚,自拥蒙头到日升。
乞骸不作凝香守,掩鼻难随逐臭夫。
牛角书堪教村学,鱼羹饭胜食堂厨。
门无喜鹊传朝报,笥有悬鹑拆海图。
常敬渊明归去早,村翁晚始觉迷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