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凄(qī)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zhào)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凄怆地离别了亲爱的朋友,船只泛泛地驶入茫茫烟雾。
轻快地摇桨向着洛阳归去,晓钟残音还远绕广陵树木。
今日在此我与你依依作别,何时何地我们能再次相遇?
人情世事犹如波上的小船,顺流洄旋岂能由自己作主?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去:离开。亲爱:相亲相爱的朋友,指元大。泛泛:行船漂浮。
归棹:指从扬子津出发乘船北归洛阳。“残钟”句:意渭回望广陵,只听得晓钟的残音传自林间。广陵:江苏扬州的古称。在唐代,由扬州经运河可以直达洛阳。
此:此处。为别:作别。还:再。
沿洄: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洄,这里指处境的顺逆。安得住:怎能停得住?
这是离别时写给好友抒发离情的一首诗。诗人与元大的感情很深,他在还能望见广陵城外的树和还能听到寺庙钟声的时候,就想起要写诗寄给元大了。
此诗前四句写离情。“凄凄去亲爱”,诗人与朋友分离,感到很悲伤。诗中以“亲爱”二字相称,可见彼此友谊很深,一旦分别,自然依依不舍。但船终于启行了,一会便飘荡在迷茫的烟雾之中,友人的身影虽已消失,诗人还不停地回望广陵城。正在这时,诗人忽然听到广陵寺庙里的钟声,从朦胧的烟树中隐隐传来,他的心情更觉难过。
此诗“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十个字非常著名。诗人和元大分手,心情很悲伤。可是船终于开行了。船儿飘荡在烟雾之中,他还不住回头看着广陵城,那城外的树林变得愈来愈模糊难辨,这时候,忽又传来在广陵时听惯了的寺庙钟声,一种不得不离开而又舍不得同朋友分离的矛盾心情,和响钟的袅袅余音、城外迷蒙中的树色交织在一起了。诗人没有说动情的话,而是通过形象来抒情,并且让形象的魅力感染了读者。“残钟广陵树”这五个字,感情色彩是异常强烈的。
接着后四句抒发感慨。诗人望着滚滚东流、一去不返的江水,禁不住感叹道:“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分别容易重逢难,这后会之期就难以预料了。
但另一方面,他又自我宽慰:“世上波上舟,沿洄安得住!”意谓:自己的身世飘浮不定,有如波上的行舟,要么给流水带走,要么在风浪里打转,世事怎能由个人作主呢?末两句蕴含身世之感。
表面看来这首诗,写得平淡无奇,但细加体味,却感内蕴深厚。特别是“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两句,以景喻情,言简意深。船已“泛泛入烟雾”,渐行渐远,可是诗人还忍不住凝望着广陵城外迷蒙的树林,迷恋地倾听寺庙里传来的残钟余音。诗人对广陵之物的依恋,实则是对挚友的依恋。这两句“虽不着情语,却处处透出依依惜别之情,可谓情景交融,含蓄不尽”(《唐诗别裁》)。表面平淡,内蕴丰厚,正是韦应物诗歌创作的主要特色。
长安少年才十六,小可躯材爱装束。紫袷偏垂金错囊,绣鞢斜约玲珑玉。
此时相见即相怜,驻马回车问岁年。朱户乍开云母帐,雕栏不捲水晶帘。
水晶云母风光早,细柳夭桃觉春好。芳渚双浮跃藻鳞,娇枝对坐啼花鸟。
春来物色总难禁,况逢春鸟感春心。乍可花间成并蒂,那能陌上受黄金。
花开大道联芳蓹,陌上高台云外举。不将锦瑟向君王,愿把鸾箫学秦女。
曾闻投漆不分离,曾闻比目戏涟漪。可怜邂逅情非一,持此殷勤两不疑。
轻雨轻云过绿琐,看花看柳争婀娜。碧筒朝泛合欢卮,金莲夜结双头朵。
自谓欢娱尽百年,自矜娇小得人怜。调丝忽断离前曲,望月翻成别处圆。
妾住崤函君向洛,镜里箫边两疏索。花发初怜春正芳,春归不待花零落。
悠悠长路阻云风,望望云山知几重。去雁千回空有问,来骖百过讵能从。
来骖去雁情无已,暮暮朝朝铅色委。祇拟缠绵比兔丝,相依那得长松树。
妾心愿作高唐云,飞来飞去不见君。君身岂是丰城剑,那有长光天上见。
锦字虚将洛水湄,玉容空锁梨花院。传闻金谷丽妖娃,更道铜驼好物华。
练影时飞千里辔,香尘惯逐五侯车。别有青楼照南陌,瑶窗绣栱玻瓈色。
深深灯火出娥眉,款款笙歌留上客。上客春游春未央,贱妾空房空自伤。
初言别去方三月,谁解忧来历九霜。昨日娇痴今老丑,沧海桑田讵能又。
寄语今时游冶郎,须怜旧日章台柳。柳色青青河水滨,柳丝缕缕恋芳辰。
耐将枝叶留君折,莫待摧残空复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