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大难倾橐,随时欲见田。
星灾诸葛日,齿少紫芝年。
鲁国麟枯骨,蓝田玉折瑄。
忍闻环佩响,帝所侍钧天。
猜你喜欢
醉时颠蹶醒时羞,曲糵推人不自由。叵耐一双穷相眼,不堪花卉在前头。
茅檐烟火数家村,且乐天年付子孙。卧看白云生远岫,任教芳草长閒门。
清阴石上寒侵枕,流水台前月满樽。忽喜故人书信到,高风谓我有谁伦。
松阴三四里,绿泼一溪幽。花与僧分种,山邀鹤共游。
但贪诗遣兴,难仗酒消愁。散步茅檐下,狂吟月满头。
汾河鱼,人不食,鱼跃鱼潜鱼自得。未逐云雷飞上天,水阔波长渺无迹。
宁知公子江南来,听客剑歌声正悲。即把钓竿临沮洳,掣得鲤鱼长尺许。
砟鱼为羹甘且鲜,神物仅可收馋涎。嗟尔鱼乎胡不掉尾而远逝,仓卒乃为香饵制。
人生为■■宜慎,诸君不见汾河鱼。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jīng)水萦(yíng)纡(yū)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gēng)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春日里遥望荒郊,看着泾水曲折地流去,环绕着远处的村落,无限愁绪从胸中升起。
众多的牛马放牧,导致原上春草殆尽。耕破了田地,发现了古碑,证实了这里就是秦国故地。
积雪茫茫的山峦,在黄昏中变得更加苍茫;夕阳伴着云烟,让树林变得更加昏暗。
行走好几里路,还都是茫茫黄沙。太荒凉了,想想这秦地当年的繁盛,的确让人不堪回首。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原:同“塬”,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上平。
残阳:夕阳。
《春日秦国怀古》是晚唐诗人周朴的一首作品,此诗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的语文试题中。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的前六句描绘眼前之景,后两句表达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春天的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看到这荒凉的景色,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表现手法上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
这首诗在格律上用韵规范,对仗工整,景情关系的处理是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在情感上则蕴含了一种低沉、落寞的思想情绪。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只望至公将卷读,
不求朝士致书论。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三峰岌相争,造物纵狡狯。为高因丘陵,飞势落天外。
岩穴多白云,石气泻涓霈。奇观劳梦想,腰脚苦狼狈。
篮舆得儿扶,复幸嘉宾会。唱导实助予,雁行侣屐盖。
未登惮险艰,既践坦而泰。一瓯据奥区,当窗蔚松桧。
云雷俯在下,冈阜历历绘。天放风日佳,胡为翳烟霭。
岂为城郭喧,泱莽割尘壒。咫尺尚如此,况乃瀛海大。
尼父忧萧墙,修内塞其兑。回首叫帝阍,柔远道足赖。
鳞介非冠裳,珠崖弃何害。兹山盘瓠遗,时清卷旌旆。
砦垣尽倾圮,削壁空嶒㟋。摩挲将军碑,镇此等球贝。
其巅覆窟室,阴幽白日昧。迅霆有时下,拿攫扫榛荟。
还憩毗卢庐,欣言缓襟带。胜地倒壶觞,僧蔬愈珍脍。
举酒招鹤山,临风一遥酹。高台可洗心,瓣香爇馣馤。
嗟哉二三子,乐莫斯游最。点瑟有希音,泠泠振硠磕。
玄黄何纷矫,澄对寂万籁。一笑渠江横,翛然六尘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