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鉴赋为终篇,政恐前身是汉贤。
何似高门挂弧矢,汉家此日恰新年。
猜你喜欢
故家人物几沈沦,公独风流似昔人。不但金声吐佳句,尚馀玉立耸长身。
大东小东空杼柚,征徭不辨其盈缩。自从排户应兵兴,官差打门暮与夙。
少妇露面呜咽陈,妾家良人无伯叔。昨夜行役点数千,良人在内尚枵腹。
计程此去十二时,只身何能两驰逐。妇陈官差亦咆哮,两邻老妪闻之哭。
我翁六十昨同去,儿家重派翁必复。东西两妇声惨恻,老者气乏少者伏。
两妇几几欲断绝,官差暂舍过北屋。中有跛者不能行,絷之维之大颦蹙。
跛者含泪向妇泣,莫怨官差苦自鞠。废疾似我出雇钱,谁云跛受手足福。
妇向跛者微欷吁,太平盍日向天祝。今兹一一重申饬,不奉羽书毋给副。
匪不念彼征夫苦,祁寒暑雨赴杀戮。奈此役夫无休息,遗黎久难支鞭扑。
谁将此示怀好音,趑趄渐次寻邦族。百尔君子惟所司,努力奉行体并育。
但愿清宴无烦苦,职思其居车脱辐。
淮(huái)阳多病偶求欢,客袖(xiù)侵霜与烛盘。
砌(qì)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lán)干。
我像淮阳太守汲黯经常卧病,偶而喝杯酒解忧愁,客居异乡衣袖上结满清霜,只有与灯烛作伴。
台阶下的积雪像是堆簇着的洁白的梨花,明年又有谁在此凭依栏杆?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75-676
2、杨佐义.全唐诗精选译注(下).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409
淮阳多病:用汉代汲黯自喻。求欢:指饮酒。霜:在这里含风霜、风尘之意。与:对,向。
砌:台阶。谁此:谁人在此。阑干:即栏杆。
“淮阳多病偶求欢”,在这句诗中诗人以汲黯自比,正是暗示自己由于耿介直言而被排斥出京的。“偶求欢”的“欢”,指代酒,暗点诗题“饮”字,表明诗人愁思郁积,难以排遣,今夜只好借酒浇愁,以求片刻慰藉。这一句语意沉痛而措辞委婉。第二句“客袖侵霜与烛盘”,进一步抒写作客他乡的失意情怀。天寒岁暮,秉烛独饮,形影自伤,愤悱无告,更觉寂寞悲凉。“霜”,不仅与“初冬”暗合,更暗示作者心境的孤寒。“客袖”已见乡思之切,“侵霜”更增迁徙之苦,只此四字,总括了多年来的游宦生涯所饱含的辛酸。“烛盘”,则关合题面中的“夜饮”,真是语不虚设。寥寥七字,勾勒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上两句写室内饮酒,第三句忽然插入写景:“砌下梨花一堆雪”,是独具匠心的。看来诗人独斟独饮,并不能释忧解愁。于是他罢酒辍饮,凭栏而立,但见朔风阵阵,暮雪纷纷,那阶下积雪象是堆簇着的洁白的梨花。此处看似纯写景色,实则情因景生,寓情于景,包孕极为丰富。诗人烛下独饮,本已孤凄不堪,现在茫茫夜雪更加深了他身世茫茫之感,他不禁想到明年此时又不知将身在何处。“明年谁此凭栏杆?”这一反问,凝聚着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是很能令人深思。
此诗首句用典,点明独酌的原因,透露出情思的抑郁,有笼盖全篇的作用。次句承上实写夜饮,在叙事中进一步烘托忧伤凄惋的情怀。第三句一笔宕开,用写景衬托一下,不仅使全诗顿生波澜,也使第四句的感叹更其沉重有力。妙在最后又以问语出之,与前面三个陈述句相映照,更觉音情顿挫,唱叹有致,使结尾有如“撞钟”,清音不绝。明胡震亨说:“牧之诗含思悲凄,流情感慨,抑扬顿挫之节,尤其所长。”玩味此诗,庶几如此。
爱仙无药可登云,爱酒无钱可计春。只说南山有佳处,如何犹自是闲人。
爱持空钵嚼花寒,白水青盐也自安。山色每呼棕笠去,月光只付橘皮看。
偶逢白社新开酿,又学山公倒著冠。珍重晚年赵阅道,略将鲊脯间蔬盘。
高柳红楼日夜垂,含烟和露几多枝。深宵被酒新回面,尽日垂帘细画眉。
滴得蜡珠拼作泪,穿来藕线未成丝。官奴写帖谁分付,误却青毡是献之。
画屏掩处隔红绡,神雨灵风梦未迢。斜指牵牛盟锦臂,双骑紫凤协琼箫。
油车有待迎苏小,金屋犹难贮阿娇。若得云英移玉杵,不须铜雀锁双乔。
樱桃开半已春深,杜牧伤春试再寻。旧日玉梅迟结子,中宵绮带绾同心。
灵芸香唾成红玉,瑶母真丹碎紫金。红烛他年照脩史,无题记叠蟪蛄吟。
阆风緤马几何年,忽听霓裳第一弦。秋梦那无飞作雨,夜吟一任化为烟。
绮寮熏被香难灭,珠馆飘镫影尚圆。从此芳心抱寒玉,便能销歇总凄然。
春雨如膏,春云如鹤。
春草离离,春花灼灼。
骑声盖色兮何太乖张,毫忽不形兮填沟塞壑。
直往无前,犹欠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