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风暗绿疏疏叶,困日轻黄小小花。细认幽香已清绝,更随膏馥出君家。
猜你喜欢
摇风暗绿疏疏中,困日轻黄小小花。
细认幽香已清绝,更随膏馥出君家。
布帆安稳破江行,无限长风万里情。未肯虫鱼笺尔雅,愧看花草不知名。
大钧载运,良辰遂往。譬彼日月,迅过俯仰。感今惟昔,口存心想。
借曰如昨,忽为畴曩。
悠悠群吏,非子不整。嗷嗷众议,非子不靖。忽荷略纽,握网提领。
矫矫贞臣,惟国之屏。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pān)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xiāo)吹一声。
为寻幽静,半夜上四明山,手攀松桂,触云而行。
到达了无人之境。忽然,从远处传来悠扬的洞箫声,飘飘忽忽。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四明山:在浙江省宁波市西南,为天台山支脉。寻幽:探访幽隐之处。攀:紧紧地抓住。
箫:是一种乐器。
首句“半夜寻幽”四字,让人产生一种好奇心理,“上四明”三字,就更使人觉得神秘而不可捉摸:这些人究竟要干什么?深更半夜为什么去登四明山?倘若读者懂得“隐者”是怎么一回事,那么,产生的就不会是重重的疑问,而会是一种兴趣,一种对这些隐者奇特性格与志趣的浓厚兴趣。隐者,一般说来都是一些有一定才能的知识分子,他们厌弃尘世的恶俗与平庸,孤高自许,傲世独立,寄情于山水或放浪形骸,兴趣与常人不同。这首诗写的“诸隐者”就属于这类人。或许是突如其来的兴致,兴之所至,身之所至,所以相约一同夜登四明山。前两句写登山的艰险。手攀松桂枝,身与浮云齐,慢慢地终于到了顶峰。三、四句写深夜四明山万籁俱寂的情景。众人登上山顶,你呼我应,空山寂静,传响不绝;突然不知从哪儿传来玉箫的奏响,划破夜空,众人屏气静听,却再无声息。写来逼真而有意趣。因为是“夜登”,又是“同诸隐者”,所以此诗反映的是作者平静淡泊的心志、寄情山水的雅趣,别无他意。
在公常夙夜,出户偶徘徊。忽忽严更彻,纷纷曙色开。
禁钟清晓月,宿露滴庭槐。鸟有鸣相和,人皆去不回。
清贫太守石室翁,渭川千亩藏其中。理閒舐笔盘薄裸,兔起鹘落无留踪。
雨梢晴叶各殊态,挥洒位置分纤秾。钟峰隐居拨镫法,气韵生动将无同。
墨君一派来自东,袜材当萃彭城公。平生知己最亲厚,走书嘲戏言舂容。
陈州官舍示长舌,谈笑化去当元丰。呜呼二老不复作,空瞻遗墨翻鸾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