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冲扶策招隐士,德璋移文谢逋客。
欲分胜地高世流,未辨贤愚相什百。
芗林居士人中珍,胸中不点元规尘。
平生绝口向阿堵,能使地上流钱神。
紫荷晓直动天语,昼日骈蕃不如雨。
急流乃作尺蠖盘,唾手功名何足取。
归来结屋清江干,十十五五窗岩峦。
北窗岸帻夏日静,夜雨对客春杯寒。
汉廷宫传计不早,笃老辞荣身已槁。
那知黑发践亨衢,脱身纷纭事幽讨。
华堂未用标新目,两翁政自睎高躅,
更从碧眼问入廛,却访赤松求辟谷。
猜你喜欢
君不闻伊挚初耕有莘野,禄之弗顾千驷马。
春作秋成随老农,贫贱甘心万人下。
一朝幡然感三聘,五就成汤五就夏。
悠悠如云行太空,竟使三风变为雅。
东西南北赖来苏,天下农夫谁似者。
又不闻傅说安身操板筑,远离世间名与禄。
那知商帝梦中形,远近搜求不容伏。
草茅夕起朝为相,俾后从绳正如木。
四海俊{父去右丶}咸风从,跋扈诸侯尽臣仆。
功成止见颜容改,了了壮心无反覆。
平生懒性愿退藏,退藏恐遂成荒唐。
因求古人作鉴戒,管宁华歆情所当。
齐名遁迹俱锄菜,掷之不顾为人量。
诗书俎豆化辽海,威武富贵何披猖。
初年虚名大可耻,末路高风纾思长。
有志君当学伊傅,忘情我不傲羲皇。
愿如幼安有终始,进退一致宜加详。
一叶起秋色,众绿凋岁华。
耿耿霜露侧,余此黄金葩。
西风满天地,孤芳照尘沙。
殷勤开小筑,花气日夕嘉。
落英楚累手,东篱陶令家。
两穷偶寓意,岂必真爱花。
不如亭中人,一笑了天涯。
采采勿虚度,门前欲高牙。
芗林近知名,怅望江干路。
无因从之游,梦魂几飞去。
侍郎天下士,器识廊庙具。
诗似王右丞,文如韩吏部。
勇退不待年,苍生思谢傅。
幽栖新卜筑,日涉已成趣。
人物在篮舆,风流称棕屦。
身閒鱼鸟近,心远烟霞聚。
净几展图书,疏帘约风露。
时倾清濁酒,唤客坐飞絮。
江鳞白可脍,野雀黄堪茹。
欢言忘宾主,脱帽方箕踞。
手挥玉麈尾,故自有佳处。
拄颊欲招隐,撚髯知得句。
快当走尺书,径拉王文度。
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搊玉筝?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
这是一首描写月夜于江上听筝的小令。作品只有四句,且语言直白如话。然而作者造境淡远,语虽短而意缠绵,词虽淡而情至深。
此曲第一句先写月夜江景,水月映照,空灵明净,显示出澄澈宁谧的气氛。第二句写筝的声音。在月色中,不知是谁弹起玉筝,打破四周的寂寥,添增了神秘幽婉的韵味。第三句则从听筝人的神态,以背面敷粉的艺术手法,烘托筝声所表达的哀伤感情。第四句写江涛澒洞,它像是被筝声勾起的深沉的叹息。这样的写法,又把感伤之情推进一步。
这首二十四字的小令,与白居易那首六百余言的著名长诗《琵琶行》有相似之处。同是江天月夜,同是不期而闻哀怨的音乐弹奏,这支《凭阑人》几乎可说是浓缩的《琵琶行》。只是白诗详尽地介绍了演奏的过程,弹者的身份、经历,以及听者哀怨的缘故,而小令限于容量,这一切都付阙如。但因此也造成了作品的悬念,令人遐想。筝声无端而至,哀怨无端而生,倏然以来,戛然以止,造成了全曲清凄超妙的风神。
在技巧形式上,此篇属散曲巧体之一的“嵌字体”,各句都嵌有一至二处“江”字。“嵌字体”在诗歌中已有先例,如陶渊明的《止酒》诗,二十句中就句句含一“止”字。散曲“嵌字体”的最早作品,则是元好问的《喜春来·春宴》:“春盘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宝钗。春风春酝透人怀。春宴排,齐唱喜春来。”此篇同嵌的“江”字,建立了句与句之间的内部联系。全曲出现的“江水”、“江月”、“江上”、“隔江”、“满江”的重复不仅多方位地充实了“江夜”的题意,而且表现了一唱三叹的风韵。
离堂悲楚调,君奏豫章行。愁处雪花白,梦中江水清。扣船歌月色,避浪宿猿声。还作经年别,相思湖草生。
玉真剪水复裁云。冰花式样新。大千世界总成银。
天公不畏贫。
寒自紧。意儿温。金炉脑麝喷。脸霞纤手共芳尊。春融有十分。
雪中何处剡溪船,柏酒惊看得共传。饮具纵疏应十日,别情虽暂亦经年。
心调绛蜡娇春雪,手辟名山待列仙。高兴似君难得再,愿拚幽事奉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