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关穿木杪,诘屈转山腰。
自昔形清梦,于今到紫霄。
容仪粲冰雪,环佩响琼瑶。
安得顾吴手,凭渠图素绡。
猜你喜欢
岳阳楼上日衔(xián)窗,影到深潭赤玉幢(chuáng)。
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líng)湖水入西江。
岳阳楼红日斜照楼窗,在水中的倒影,宛如一座赤玉幢。
寂寞失时地看向那残春,仿佛有着千头万绪难以表达的情意,伴随着湖水从窗子溢出并流向没有尽头的长江。
参考资料:
1、全性尧,高章采,汪贤度,仓阳卿,邓长风,选注.古诗选读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01.第199页
2、梅重,王涛选注.历代山水名胜诗选[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9.12.第160页
岳阳楼:中国江南三大楼阁之一,位于湖南岳阳西门城楼上,面临洞庭湖。赤玉幢:指岳阳楼在水中的倒影,宛如一座赤玉幢。玉幢犹玉楼,指神仙居处。幢,佛教的柱状石刻,柱上有盘盖。
怅望:寂寞失时的想望。万般意:千头万绪难以表达的情意。万般,犹言各种况味。棂:窗格,这里指窗。西江:这里指长江。
登楼鸟瞰洞庭湖,碧波连天,遥望君山,气象万千。此楼历有兴废,宋滕子京重修后,以范仲淹曾作《岳阳楼记》而名闻遐迩。但是从此诗的立意及《元稹集》中有关篇目的题序看,当年作者的洞庭之行颇有失意之慨。所以此诗即不像其他诗文那样着意描绘岳阳楼的雄伟壮阔。
首句写红日斜照楼窗,这本是人们常见景象。然而诗人用一“衔”字来唤起读者的联想,便使得整个境界活跃起来。次句写楼的倒影:当太阳照射到楼窗上时,楼影落到湖中的赤玉幢上。岳阳楼的倒影映印在洞庭龙君的龙官之上。此句似包含了《柳毅传》的故事,其作者李朝威恰与元稹同时,说不定这是最早涉及龙女故事的一首诗,其新颖独到之处,不言而喻。
第三句“怅望残春万般意”,点出作者的醉翁之意不在登楼观景,而在于借以表达他在残春时节的怅然情怀,既有惜春之叹,亦有人生失意之嗟。末句“满棂湖水人西江”,不说通过窗子向外眺望一碧万顷的洞庭湖水,而是说湖水从窗子溢出并流向没有尽头的长江,这样也就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全诗着重渲染景物,只用“怅望”两字淡淡点出当时的心绪。最后以景结情,把无法排遣的怅惘愁思表达得非常含蓄婉转。
在写作上此诗与作者《行宫》诗相类似,虽然只有四句,读者不觉其短,足见手法之妙。
凄风吹露湿银床。凉月到西厢。蛩声未苦,桐阴先瘦,愁与更长。起来没个人僽采,枕上越思量。眼儿业重,假饶略睡,又且何妨。
秋风吹客樯,节物叹遐方。
岁事忽云暮,吾行殊未央。
霜清汉水绿,日落楚山苍。
此去三巴路,无猿亦断肠。
鸡豚社酒属东坡,秋到黄州奈若何。主圣自应无所损,时清到了不能磨。
后来海上归犹在,今则文忠谥孰过。三叹志林真不朽,儿童楚语任吴歌。
南云方作别,一霎转深秋。又报石源里,分杯剪烛幽。
蕉风动清响,诗雨释閒愁。惜未假身便,重兹雁背游。
北风吹雨薄寒生,人与蜡梅相照明。
恨君草草渡江去,重约归时五凤笙。
踏残西日寄僧房,一炷炉熏秋夜长。谁作响泉喧客枕,梦回攲听雨淋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