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君仕涂杰,范子儒林选。
论交二人者,诚至不以勉。
范也车将西,楼也酒以饯。
胡然胶漆地,犹假外物显。
范子庭前石,千年立苍藓。
移入楼君圃,重可载十辇。
坚以示固交,此意岂云浅。
怪不涉剜刻,险不到崖巘。
坦然久要情,无向石间辩。
其坚竟有泐,其重尚可转。
不若照以心,两确乃吾善。
永结忘形游,嵌岩君勿羡。
猜你喜欢
谁云月无私,那知月有情。我住月亦住,君行月亦行。
致此一壶酒,都忘千岁名。胸中各有月,莫遣暗云生。
乘露看花过小园,海棠明润转芳鲜。无人伴我寻诗立,时有双双戏蝶翩。
青烟紫雾夕冥冥,似雨飞泉满户庭。
白日山人无一事,水精帘下阅金经。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欲归瀼西宅,阻此江浦深。
坏舟百版坼,峻岸复万寻。篙工初一弃,恐泥劳寸心。
伫立东城隅,怅望高飞禽。草堂乱悬圃,不隔昆仑岑。
昏浑衣裳外,旷绝同层阴。园甘长成时,三寸如黄金。
诸侯旧上计,厥贡倾千林。邦人不足重,所迫豪吏侵。
客居暂封殖,日夜偶瑶琴。虚徐五株态,侧塞烦胸襟。
焉得辍两足,杖藜出岖嶔。条流数翠实,偃息归碧浔。
拂拭乌皮几,喜闻樵牧音。令儿快搔背,脱我头上簪。
昔人登此地,丘陇已前悲。今日又非昔,春风能几时。
风吹城上树,草没城边路。城里月明时,精灵自来去。
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
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
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
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
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
拊(fǔ)膺(yīng)当问谁,憔悴鉴中鬼。
老天爷已经夺走我的爱妻,又夺走了我的儿子。
两眼虽然还没有哭干,可悲的是我心已经枯死。
雨滴掉下来落进土地,珍珠被沉没埋在海底。
但是到海里就能找回珍珠,想寻找落下的雨也可以掘地。
只有人死去葬在九泉,从古以来就知道再没有希冀。
我悲痛地捶着胸膛又去向谁发问,只看见镜中憔悴得鬼一样的自己。
参考资料:
1、霍松林.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89-90
2、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四卷宋辽金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13
枯:这里指眼泪哭干。
泉下:黄泉之下。
拊膺:捶胸,表示哀痛。膺,胸膛。鉴:镜子。
诗一开篇就直书贤妻爱子接连去世这段个人哀史。前两句完全是直白式:“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这里没有“彼苍者天,歼我良人”一样的激楚呼号,却有一种痛定思痛的木然的神情。人在深哀巨痛之中,往往百端交集,什么也说不出。“既丧······又复丧······”,这种复叠递进的语式,传达的正是一种莫可名状的痛苦。诗人同一时期所作《悼子》诗说:“迩来朝哭妻,泪落襟袖湿;又复夜哭子,痛并肝肠入。”正是“两眼虽未枯”的注脚。这与杜甫《新安吏》中“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的名句相似,而意味更深。《庄子》中说:“哀莫大于心死。”而诗人这时感到的正是“片心将欲死”。
说“将欲死”,亦即心尚未死,可见诗人还迷惘着:既美且贤的妻子、活蹦乱跳的儿子就这样一去不返了。他不敢相信,可又不得不信。这里诗人用了两个连贯的比喻:“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雨落难收,珠沉难求,都是比喻人的一去不复返。仅这样写并不足奇,奇在后文推开一步,说“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又用物的可以失而复得,反衬人的不可复生。这一反复,就形象地说明了诗人的悲痛。他的损失,是不可比拟的,也是无法弥补的。同时句下还隐含这样的意味,即诗人非常希望人死后也能重逢。
然而,事实是不可能的,“他生未卜此生休”。故以下紧接说:“”这并不全然是理智上的判断,其间含有情感上的疑惑。到底是不是这样,无人能够回答他的问题。“附膺当问谁”,诗人只好对镜自问了。“憔悴鉴中鬼”正是他在镜中看到的自己的影子,由于忧伤过度而形容枯槁,有类于“鬼”,连他自己也认不出自己来了。最末两句传神地写出诗人神思恍惚,对镜发楞,而喁喁独语的情态。
《书哀》一诗主要用赋法,间以独特的比喻。诗人将一己的深哀巨痛,用最朴素凝炼的语句表现出来,颇能传神写照,感人肺腑。
水云乡,又南枝逗煖,绰约汉宫妆。春艳秾分,朱铅浅试,翠袖独倚修篁。
想应道、东风料峭,剪霞彩、零乱补绡裳。勾漏寻真,丹丘授诀,傲睨冰霜。
毕竟孤标还在,纵夭桃繁杏,难侣寒香。玛瑙坡头,珊瑚树底,江南别是风光。
且莫倚、高楼玉管,怕轻盈、飞处误刘郎。依旧小窗,疏影淡月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