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贫性爱酒,有酒无钱沽。
新安走牙兵,六月至我庐。
手中持尺题,肩上担瓦壶。
高山度青天,救此愁肠枯。
开之聊倾樽,渴肺如浇酥。
醉来欲学李白骑鲸鱼,又思阮籍跨蹇驴。
上溪无健鳞,下岭无壮驹,
忆君南望空长吁。
猜你喜欢
堂堂雁门行,赫赫符节分。紫塞千里障,红旗十万军。
世家王爵贵,祖庙将臣勋。钟鼓陈牛酒,衣裘论典坟。
呼鹰下青汉,牧马出黄云。窦宪何为者,燕然解勒文。
霜冷离鸿惊失伴,有人同病相怜。拟凭尺素寄愁边,愁多书屡易,双泪落灯前。
莫对月明思往事,也知消减年年。无端嘹唳(lì)一声传,西风吹只(zhī)影(yǐng),刚是早秋天。
秋霜遍地,离群的大雁失去了自己的同伴,它可知道,地上有个人与它同病相怜。想要将一怀愁绪用短信寄出去,却发现愁绪太多变换不定,于是只能对着烛光暗自垂泪。
不要对着明月遥想当年的往事,那会让人衣带渐宽,形影憔悴。忽然云中传来一声孤雁哀鸣,抬头望去,那孤单的身影缥缈在初秋的寒风之中。
参考资料:1、(清)纳兰性德,(清)顾太清著;夏华等编译.纳兰词太清词图文版:万卷出版公司,2012.05:第156页。
离鸿:失群的大雁。凭:根据,凭借,以。尺素:书写用的一尺长左右的白色生绢,借指小的画幅,短的书信。
嘹唳:声音响亮而凄清。这里指孤雁叫声。只影:谓孤独无偶。
这是一首典型的咏物抒怀之作,明写离群孤雁,实写与其同病相怜的自己。
大雁不善于单独生活,离群往往是迫不得已,所以那些落单的大雁容易让人心生怜悯之情。纳兰此时就像一只“霜冷离鸿惊失伴”的孤雁,当他在满地秋霜中抬头看见那只拼命南飞、声声哀啼的大雁时,忍不住喃喃自语:“你可知这地上有个人与你同病相怜啊!”他想要把满怀愁绪用书信寄出,但“愁多书屡易”,他发现愁绪太多且变幻不定,屡屡修改增删,这封信便迟迟写不下来,于是只能对着烛光暗自垂汨,即“双泪落灯前”。越是纷乱,就越想拆解清楚。所以陷入情绪困扰中的人容易追思往事,纳兰提醒自己“莫对月明思往事”,那只会让人衣带渐宽,形影憔悴。可是这样的提醒往往是苍白的。一个人最难明白、也最难管住的莫过于自己的心。
“无端嘹唳一声传。”云中忽然传来一声孤雁哀鸣,抬头望去,那孤单的影子在初秋的寒风之中缥缈远去。末尾“西风吹只影,刚是早秋天”和上阕里“同病相怜”二句已将天上孤雁与地上旅人合二为一,所以,这孤单的“只影”既是雁,也是人,一语双关,给人留下了广阔的联想空间。
全词突出了人雁合一,情景合一,雁之孤影与人之孤独,交织浑融的意境;抒发了孤寂幽独的情怀。
霜旻初毕雨,日气上熹微。
寒水流无急,高云薄未归。
书閒仍积箦,琴燥乍移徽。
负郭泥妨辙,翻劳急掩扉。
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
况临北窗下,复近西塘曲。筠风散馀清,苔雨含微绿。
有妻亦衰老,无子方茕独。莫掩夜窗扉,共渠相伴宿。
紧心狷,悟光阴、尘凡百年*速。下手顿修,元本真灵,此日要除骸屋。居家坑堑先须跳,将身已、便令孤宿。静无触。气财色酒,一齐*逐。俗景般般绝欲。要舍尽爷娘,共妻骨肉。自在逍遥,落魄清闲,认取里头金玉。琼英瑶蕊花心动,放香味、满空馥郁。异光簇。祥辉结成九曲。
吾家数兄弟,薄有古人风。生计何曾足,酒杯无日空。
七年分袂一相逢。倏南北、又匆匆。白发两衰翁。纵握手、浑如梦中。
共山如画,洹溪如练,空几度春风。觞咏几时同。休直待、功名景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