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墙头花,茜茜有好色。高枝笑粲粲,低枝明皪皪。
但与风相撩,不与风相得。风吹莫苦急,游子叹日昃。
彭祖与颜回,相去犹瞬息。每观形影篇,曷在神所释。
不可废我吟,毕竟焉免白。
猜你喜欢
苍苍庭中竹,事莫叹迟速。
不同栏下草,一岁一回绿。
朝开花照曜,暮落风相逐。
何如饱霜雪,冬夏森寒玉。
谁将种官舍,本合近岩屋。
不可一日无,萧洒看未足。
阮生岂其愚,林中醉醽醁。
我当明月时,移床来此宿。
摇摇墙头花,一一如舞娥。春风买艳逸,艳逸此何多。
不为游蜂挠,即为狂蝶过。日光苦给给,鲁叟白波波。
人生若朝菌,不饮奈老何。杨雄寂寞居,岂若阮生歌。
摇摇墙头花,蒨蒨有好色。
高枝笑粲粲,低枝明皪皪。
但与风相撩,不与风相得。
风吹莫苦急,游子汉日昃。
彭祖与颜回,相去犹瞬息。
每观形影篇,曷在神所释。
舟行浈峡里,景似左江中。峰峭千层石,溪回一队风。
瘴云寒渐白,野烧晚犹红。已喜诗囊富,何愁客路穷。
脱珑掣辔换皮毛,水远山长道自高。
平澹家风随分展,割鸡时暂屈牛刀。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远、近、高、低,布置巧妙。
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用字传神: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全诗写的孤静寂寥,忧然恻然,充满旅途的忧虑和烦闷。然而“树梢帆初落,峰头月正圆”,却勾勒出了一幅奇特的峡江晚泊图。帆落于树梢,月圆于峰头,风景优美。“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形象地描绘出了山区农村的苦瘠贫寒,表达了欧阳修对民生凋敝,百姓困苦的忧虑。
绿杨接叶杏交花,嫩水新生尚露沙。
过了春江偶回首,隔江一片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