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舸吴江晚,堪忧病广文。鲈鱼谁与伴,鸥鸟自成群。反照纵横水,斜空断续云。异乡无限思,尽付酒醺醺。
猜你喜欢
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cān)破?昨日玉堂臣,今日遭(zāo)残祸。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乐窝!
争夺功名像马车下坡,谁能看破它的惊险?昨天还是翰林院的大臣,今天就遭遇了灾祸。怎么能和我避开官场的风波,走在安乐的地方相比呢?
参考资料:
1、尚儒编注.元曲三百首:中国工人出版社,2015.03:第62页
2、方鸣主编.一生最爱古诗词下册: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7:第589页
清江引:曲牌名。南曲属仙吕入双调;北曲又叫《江儿水》,属双调。五句。字数定格为七、五、五、五、七。多用为小令。参破:佛家语,其意即看破、看透。玉堂:汉代宫殿的名称,此处指翰林院。争:怎。
“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起得很有气魄,开门见山,向迷恋仕途的人提出了严重警告:你们知道吗,在仕途上追逐功名利禄的人如同坐在一辆载重的下坡车上一样,随时可能摔得车毁人亡,个中危险谁看破了。首句运用比喻,准确切贴,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紧接的三句全是为首句作注脚。第二句“惊险谁参破”,实际意思是说谁也没有参破。为了让这些迷恋官场的痴人惊醒,三四句就用事实来说话:“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残祸。”两句十个字,是充满血和泪的总结,是对元代官场的险恶的真实概括。贯云石的祖父阿里海涯是元初平宋统一全国的重要功臣之一。公元1286年在授给他高官后不久,元世祖忽必烈“遣要束木钩考荆湖行省钱谷”(《元史·世祖本纪》),要从“贫贿”入手整垮这位开国功臣,他被逼自杀了。桑哥主持朝政,百官动辄得咎,他“壅蔽聪明,紊乱政事,有言者即诬以他罪而杀之。”和贯云石同朝为官的权臣铁术迭儿,“蒙上罔下,蠢政害民”、“恃其权宠,乘间肆毒,睚眦之私,无有不报”(《元史奸臣传》),将不少正直的官员杀害了。这是全曲的第一层意思,写官场的险恶,虽占篇幅较多,但还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
“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乐窝”,是第二层;点明全曲主旨。“风波”:指“竞功名”的政治生活。宋代邵雍曾隐居河南苏门山中,题所居为“安乐窝”。后世遂以安乐窝代指隐居安逸的生活。全句说,这一切怎么比得上我躲避政治斗争、辞官归隐。全曲集中笔昙描绘“竞功名”的危险,是为了同“安乐窝”的生活构成鲜明对比。同“玉堂臣”比,隐逸生活是闲适美好的;同“遭残祸”比,隐逸生活是安全幸福的。这样描写,就使作品所肯定的生活具有强烈的吸引人的力量。
这首散曲在艺术上的鲜明特点是把歌颂隐逸生活同大胆揭露官场险恶结合起来写,语言泼辣,道理透彻,使作品具有一定的批判力量,抵消了消极情调,显示出豪迈的风格。
不比常年载酒游,杏花时节出杭州。粉闱未觉为郎贵,萱草难忘此日忧。
沙漠帛书空见雁,江湖春水莫容鸥。何时折尽垂杨柳,留取他年系别愁。
天书远下事徵求,乡里同推马少游。世事已非三不可,年华却是一宜休。
岂缘薄禄贻身累,祇为当时分主忧。筇杖芒鞋留我伴,伫闻谈笑即封侯。
将谓抛馒接建章,糖毬团粉两郎当。低棋子下千林雨,趁韵诗成夏日霜。
酒伴赏阑秦客逐,园丁趋视宋人芒。狂奔一夜投夭棘,七子空怀黄鸟伤。
风尘荏苒黑貂寒,异代关河马上看。晓日一鞭挥手别,乱沙如雪糁征鞍。
谿长山几重,十里万株松。秋日下丹槛,暮云归碧峰。
树栖新放鹤,潭隐旧降龙。还在孤舟宿,卧闻初夜钟。
佳岭花光纷似雪,荔江波色绿于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