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桃李漫春风,流水飞埃过眼空。
谁信黄梅深院静,水栀如玉映群红。
猜你喜欢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yán)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清晨起来刚一开门,看到山头已被一场大雪覆盖。此时,天空已放晴,初升太阳的光芒,透过淡淡的白云,也变得寒冷了。
房檐的积雪尚未开始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是多么不寻常啊!
参考资料:1、(清)郑板桥著;王锡荣注.郑板桥集详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11:第65页.。
清孤:凄清孤独等闲:寻常、一般。
《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溜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描图景);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点氛围)的画面。“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明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绘图景),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析情感)。
在这首诗歌中,郑板桥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
盘屈龙蛇未奋身,老禅当日亦知人。来趋莲幕文章客,去作金銮侍从臣。
物外论交终不泯,壁间题字尚如新。年年杨柳春先绿,谁复多情与望春。
枌榆阴里植甘棠,民坐春风吏履霜。治粟久持肤使节,握兰归喷望郎香。
去思应共湘江永,来谂谁云周道长。拖玉腰金君不羡,令名姱节看流芳。
静坐始知闲有味,懒行终是病相侵。
雨声歇处乱云薄,月影来时清夜深。
幽蛩傍阶如有话,皤罂在手更孤斟。
寥寥万古圣贤意,落尽灯花空寸心。
向来无病学呻吟,色色悲秋夜夜砧。扳柘且求轩后药,操舟姑免项王喑。
王孙一饭辜淮肆,弟子三虚谢孔林。朔雪不摧曷旦羽,长随彩凤嚇飞禽。
千官北首望龙旂,万国车书集凤闱。八骏穆王秋色远,几时亲拥白狼归。
醉呼秦淮酒,临歧歌慨慷。
吴姬《小垂手》,一曲春风长。
扁舟不停桡,去路但茫茫。
青山入楚甸,白云思越乡。
岂无壮士怀,击节心飞扬。
凭将绕朝策,一赠囊中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