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横杳霭有无中,叠观层台一梵宫。
万轴琅函方杜口,数声啼鸟正谈空。
溪云抱影侵行屐,香篆飞烟袭晚风。
薄宦羇人如接摺,自惭来往苦匆匆。
猜你喜欢
既奉命于秦淮之上,又随我于邗(hán)沟之东,追攀不疲,以至邵伯南埭(dài),始终之际,良有可称。送蔡明远叙。乙未冬日临。石菴(ān)居士。
既:已经。奉命:被命令,被要求。邗沟: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是中国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运河。追攀:追随牵挽。形容惜别。始终:自始至终。临:照样子摹仿字画。
此幅书于“乙未冬日”,即1775年(乾隆四十年),时年刘墉57岁。此书运笔圆劲,古朴飘逸,方圆兼备,苍润互见。清徐珂《清稗类钞》评刘墉书:“自入词馆以迄登台阁,体格屡变,神妙莫测。其少年时为赵体,珠圆玉润,美如簪花。中年以后,笔力雄健,局势堂皇。迨入台阁,则炫烂归于平淡,而臻炉火纯青之境矣。”此幅即反映了刘墉中年时的书法风格。
谁拜青松作大夫,苍然离立自迂疏。风声白日回幽梦,云气长年到隐居。
剪叶浸泉春酿酒,截肪点火夜抄书。岁寒卉木俱零落,一杖人间不愿馀。
把臂欣逢旧饮徒,携茶花底听吴歈。难甘茉莉为莲胜,暂署苹婆作荔奴。
向月吹弹铿碎玉,入云歌字贯明珠。帘间定有中丞按,布鼓雷门许过无。
捧檄趋平谷,西风送马蹄。秋深衰柳变,日落晚山低。
荒草平原合,黄云入望迷。边城烽火息,野老自提携。
佳气指神京,邦人饯有行。诏从天汉落,泪逐露秋倾。
去去伤蓬转,呦呦感鹿鸣。甘泉曾拟赋,献罢即归耕。
志趣苦难合,伥伥何所依。
逢君始相照,知我信为稀。
忽报除书下,徒瞻征盖飞。
相思千里远,洛浦又春归。
绝顶轩窗纳晚晡,下方灯火听钟鱼。天连震泽涵元气,地涌浮图切太虚。
凉立松风观石溜,晚寻樵径扣僧庐。孤亭山麓荒苔积,犹想幽人夜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