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竹交阴晚更奇,等闲片石亦相宜。
此时亭上潇潇雨,墙外行人却未知。
猜你喜欢
我来岭下已七年,梅花日日斗清妍。
诗才有限思无尽,空把花枝叹晚烟。
颇怪此花岚瘴里,独抱高洁何娟娟。
苦如灵均佩兰芷,远如元亮当醉眠。
真香秀色看不足,雪花冰霰相后先。
平生明明复皦皦,一嗅霜蕊知其天。
固安冷落甘蛮蜑,不务轻举巢神仙。
他年若许中原去,携汝同住西湖边。
更寻和靖庙何许,相与澹泊春风前。
琐窗春雨碧澄澄,罗袖生寒若不胜。花下冶游谁氏子,绿衣年少住安陵。
秋宵初感慨,展转不成眠。老况青灯外,羁愁白发边。
蹉跎嗟往事,安稳忆归年。却起开门望,霜清月满天。
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
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
梦去湖山阔,书停陇(lǒng)雁稀。
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fēi)。
我送你东归,相别之时,泪水沾湿了衣襟戍守天涯的人只我一个没有回归。
封将军兵败被削官,我又将依靠谁呢?
梦里来到一片湖水山光十分开阔之处,家书写好了,却难觅凭寄的大雁。
幸好你我两家庭院邻近,你如今回去正好顺路帮我捎份家书。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01-202页
门客:僚属,此处为诗人自指。
书:书信。陇雁:飞越陇山传递家书的大雁。相传大雁善传书信。典出《汉书·苏武传》。
柴扉:柴门,这是岑参自指己家。
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或756年(天宝十五年),封常清兵败削官之后,诗人感到更加孤单,无所依靠,因而诗中多漂泊之意。
当时,安史之乱初起,天下为之骚动,边塞也不得安宁。在此人心惶惶之际,久居塞外的诗人自然黯然神伤,更兼送友东归,孑然自处,因此说“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诗人供职封常清幕府颇见任用,可是如今封常清兵败洛阳,被削去官职,诗人不由有物伤其类、痛失知己之感,故曰“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觉得无所依傍,孤单伶仃。“”意即路途遥远,信息难通,愁郁之情无可排遣。“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两句是诗人强自安慰之语,实则是心伤故人远去后,自己将更加孤独,思乡之情将更加浓烈。全诗言辞凝滞,愁肠百结。读来感人肺腑,令人满目凄然。
未觉闲来岁月频,荷锄方喜土膏匀。连畦已放瑶簪露,覆地行看玉本新。
小摘登盘先饷客,晚炊当肉更宜人。却怜寂寞公仪子,拔尽园蔬不叹贫。
霜叶枯枝未退黄,繁开满树动春阳。碧纱窗外移红影,暖日薰人鼻观香。
岁除风雨浃新正,二月将终未放晴。残雪不消犹待泮,轻雷欲震又收声。
樵苏后爨愁童稚,故旧凋零失老成。推枕无眠清夜永,淋淋檐溜百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