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气销沈井径荒,北风日夜刮枯桑。羖飞天上河声断,犬吠陵头日色苍。
陆地百年沧海变,西陵千古暮云长。呜呜敕勒平川水,寒绕阴山恨未忘。
猜你喜欢
晓日窥(kuī)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mù)。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shà)闲风雨。
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rǎn)冉来还去。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
在早上太阳刚刚升起,慢慢地揭起帘子往外看去,两只燕子好像在与美人窃窃私语的样子。燕子与美人都好像在惋惜春天快要过完了。屈指一算,太阳都升的很高了,一天又快过完了,不知不觉中中天空又飘飘洒洒的下起了小雨。
流动的溪水和落在溪水中的花都没有办法去询问,只有天上的飘着的流云。缓缓的飘来飘去。端着酒劝说天上的云暂时停一下,只有你还能阻断春天回去的路,不让春天回去。
参考资料:
1、王春编.《宋词305首详析》
2、朱孝臧.《宋词三百首》.1924年
晓日:晓,破晓,拂晓,晓日指朝阳,一般引申为清晨。窥轩:窥,看;轩,窗户;窥轩,向窗外看去。语:告诉,说。似:好像。暮: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色将晚,意指迟暮之年。时霎:犹一霎,至少是一刹那,这两字十分委婉巧妙。
冉冉:渐进地、慢慢地、缓慢地。持酒:持,端;持酒,端起一杯酒。碍断:阻截,挡住。
《蝶恋花·晓日窥轩双燕语》表现了词人对春天离去的依依不舍和惆怅之情。借女子之口写出,委婉含蓄,很有韵致。上片前三句,“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似通人情的双燕,表现了佳人的空闺独守,孤寂无聊。由于孤独寂寞,佳人才看着“晓日窥轩”、双燕絮语来消磨时光。而多情的双燕,似乎也善解人意,在不断的呢喃中向人倾诉惋惜“春将暮”的情感。接下来,“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仍然写孤寂。随着时间的推移,又生出新的想法:屈指一算,太阳已经升起很高,不会飘飘洒洒地下起一阵小雨,很有意境。
下片前三句承“风雨”而来。“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春将归于何处?流动的溪水和落入水中的残花无法去问,那只好去问天上的云朵,可云朵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却又奈何?但别无它法,也只好寄希望于云朵了:“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美丽的云朵你且停下来,不要离去,我依靠你来阻止春天的归去。用语微婉,无理而妙,却悲凉满眼,贯穿全篇。“劝”和“问”先将花和云拟人化,让它们用微婉的语气,表达词人自己对春天离去的依依不舍和惆怅之情,用语生动,无理而妙,却悲凉满眼,贯穿全篇,可见这二字之妙。
整首词充分表现了词人对春天离去的依依不舍和惜春的惆怅之情。其实也可看作是作者写一位闺中女子看到春天的离去联想到自己的青春也一去不返的愁苦之情。
四松离立类岩幽,遮我聊为半日留。
更恨月明清影夜,不能于此听飕飕。
君不见汉业已定犹勒兵,白登坐困师无名。席门先生计无误,黠虏不得窥平城。
论功自合班人杰,盖世拔山威尽折。漫誇勋业是韩彭,我出六奇秦项灭。
后来汉道如衰周,德尊一代陈太丘。二方相继厉名节,不顾羔雁真善谋。
雪霜贸贸年芳改,凛凛松筠见风采。豺狼当路狐狸号,独有孤鸿横四海。
至今逸韵传清商,云和之瑟弦高张。耳孙磊落天下士,大才有出皆其长。
胸中万卷饶丘壑,鲜取遗音叩寂寞。一朝解组又弹冠,出处无心付天乐。
我辈等是风月人,昔也同闬今为邻。不妨对语味如蜡,扰扰万事从横陈。
雪夜江干月倍清,推篷遥望正三更。天连玉峤千山白,水漾金波万里明。
旅况每依甘露寺,名心遥系石头城。沙寒洲冷渔灯灭,倦听邻舟摘阮声。
太古有积翠,怪虬托窟宅。皮鳞老阅岁,髯发硬如戟。
爪擘层云开,夜攫明月食。偃跃天可依,忍冷冬不蛰。
路绝人罕到,一士卧空壁。每从晨启扉,终日对森碧。
相看久无厌,稚子笑成癖。昔自初览时,万松皆历历。
凉阴羃窗几,深黛滴岩石。无乃肉眼观,玩物犹滞迹。
迩来坐庵中,一松了无觌。不在形色求,能以神气得。
坚朴藏大用,后凋秉天德。幽怀与俱化,此境遂真适。
好风忽相过,清音起寞寂。
上苑芳菲第一丛,何年移入礼台中。堪嗟富贵非前日,谁信清高有旧风。
夜月皎如银烛照,晓烟轻似碧纱笼。不须对此频惆怅,万品荣枯属化工。
老夫任运本腾腾,一念轩裳实未曾。
闲似苔矶垂钓叟,淡如村院罢参僧。
砚屏突兀蓬婆雪,书几青荧莲勺灯。
稚子可怜贪夜课,语渠循旧未须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