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
直沽南头杨柳青,昔时杨柳今凋零。霜风满地散黄叶,河边索寞双邮亭。
人道垂杨管离别,南来北往竞攀折。我来袖手怜枯枝,踯躅临河驻旌节。
五云回首怀汉宫,丹枫转眼经霜空。李梅冬实岂佳味,垂涎奔走嗤狂童。
阳回万物自生色,斡旋造化惭无力。百年心迹岁寒同,却忆南山旧松柏。
猜你喜欢
飘飘江风起,萧飒(sà)海树秋。
登舻(lú)美清夜,挂席移轻舟。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杳(yǎo)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
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
徒悲蕙(huì)草歇,复听菱歌愁。
岸曲迷后浦,沙明瞰(kàn)前洲。
怀君不可见,望远增离忧。
凛冽的江风飘摇而起,吹得江边高树秋声萧瑟。
登上船头只觉清夜景色佳美,扬帆起航小舟前进。
舟上只见月儿随着碧山回转,水与青天相合而流。
晃晃悠悠仿佛行往遥远的星河,只觉得云压树林幽暗一片。
眺望归路水流浩荡,眺望前程逝水滔滔。
徒然悲伤蕙草衰歇,又听那采菱之歌满含哀怨。
曲折的江岸掩迷了后边的渡口,明亮的沙滩看见前边的小洲。
思念您啊又不可相见,眺望远方徒然增加离别的情怀。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04
2、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497-598
飘飘:一作“飘摇”。萧飒:稀疏,凄凉。
舻:船前头刺棹处。挂席:扬帆。
碧山:青山。
星河:银河。
蕙草:香草名。又名熏草、零陵香。菱歌:采菱之歌。
瞰:俯视。
离忧:即“罹忧”,遭忧之意。
“飘摇江风起,萧飒海树秋。”江风飘飘,海树萧萧,时值清秋。诗人登上舟船,扬起帆席,在江面上轻轻移动,明月挂空,气爽天高,一个多么美好的月夜!曹植《公宴诗》云:“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清夜”,不仅是宜人之夜,而且还是适合于游乐之夜。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云:“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联系谢诗,此诗的“挂席”又多么充满诗情画意。“”舟行,则月似随舟而行;舟随碧山转,月也似随碧山而转,有“月行却与人相随”(《把酒问月》)之意。游兴正浓,故觉明月处处时时解人意,时时处处自来亲人;月色空明,水面开阔,故觉水天相连,水接天流。山色之“碧”,天色之“青”,正显出月色之明。诗中并未明写诗人的兴致,而兴致自见。“”水色澄空,星河倒影,恍恍惚惚,仿佛已离开人间,在杳杳渺渺的星河上行舟。晋王羲之《镜湖》诗云:“山阴路上行,如坐镜中游。”南朝陈释惠标有《咏水》诗云:“舟如空里泛,人似镜中行。”李白《清溪行》亦云:“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都把至清的水比喻为镜,用的是明喻;此诗暗示江清如镜,因为天上的星河都映于水中,而且进一层说舟是在星河间行,写得更神奇,更有情趣。因为有天上星河行的感觉,因此所见云林也就有如天界之物,格外幽渺。
“云林幽”以上的六句叙写“月夜江行”。“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两句过渡。上文写清夜曰“美”,写舟移曰“轻”,写月行曰“随”,写山曰“碧”,写天曰“青”,良辰美景,足见诗人心境的恬适。然而,回顾来途则归路浩浩,瞻望前路则见徂川悠悠,心中不觉升起一缕淡淡的哀绪。“浩浩”、“悠悠”,仍然是眼前之景,但景中已不露声色地注入作者的情感。接着,引出“徒悲”,听歌愁,引出怀宗之,增离忧,情绪直转而下,用笔自然,不露凿痕。“蕙草歇”,回应“海树秋”;“蕙草”,一种香草,《楚辞》常用来比喻贤人。“徒悲蕙草歇”,有所思美人不可见之意。秋日怀人,情调凄楚。此时,又有菱歌泛夜,莲娃无忧无虑地唱着欢快的歌,无形中反而增添了诗人的哀愁。“”又是两句景语。河岸曲折,后浦迷不可觅;沙头明亮,前洲清楚可见。“后浦”、“前洲”暗应“归路”、“徂川”。归路凄迷,不知何时才能再同友人聚首;徂川汩汩,逝者如斯,不知来日还有几多。往日携手同游的一幕幕似又映现在眼前。《忆崔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有“忆与崔宗之,白水弄奇月”的描写,可见他们曾月下出游,眼前明月依旧,而两情异地,不能相聚,不禁叫人伤怀。“”本来,望远是望冀见到君面,但君既“远”,望又不能及之。既不能及之,望而反增忧愁。结二句,落在题面“寄崔”。
月朗气清,江风猎猎,如此良夜,诗人登舻江行,怡然自得。面对江风明月,不觉触发怀念好友崔宗之之情。宗之和自己一样,有着白眼看鸡虫的傲岸个性,和自己一样能“吟诗作赋北窗里”,和自己一样“会须一饮三百杯”,月夜江行,无此良朋,不禁增忧。前半写景,景色清雅,优美如画,最初出游本无所谓忧。“归路”、“徂川”两句,触景生情,情绪陡转,或正面写蕙草歇,或反面听菱歌怨,愈写愈悲,愈写愈愁,结二句直吐对宗之的一片深情。用笔有如行云流水,当行则行,当止则戛然而止。
连山界瓯闽,兹岭亦峻极。杰观奠方陲,高标丽圜则。
淋漓割元气,黯澹带古色。绵亘姑蔑墟,苍翠欲四塞。
仙霞高烛天,五采绚赫赩。万仞耸峥嵘,百里见孤特。
棱角露毫芒,缕脉界缝緎。我行任纲纪,逾月来自北。
道途多艰虞,况乃事登陟。初缘复磴危,渐转重关侧。
攒峰与叠巘,尽日走崱屴。连冈蹑衙衙,绝壑瞰冒冒。
远岫忽已违,近陇复相逼。跻攀苦分寸,跬步辄止疑。
砉然造层颠,轩豁始有得。或列若屏幛,或限若户阈。
或偃若覆釜,或俯若鼎釴。或恭若执圭,或竦若凭轼。
或尊若受朝,或卑若就职。或若孤鹤驾,或若万马勒。
或若华盖张,或若芙蓉植。或净若新沐,或靓若初饰。
或争先若驰,或严整若饬。或若进而拱,或若退而劾。
或伛若将趍,或颠若将踣。或坚若长城,或错若列国。
或联若串珠,或牵若徽纆。或搏若熊罴,或射若虺蜮。
或冕若华旒,或屦若赤繶。或颙颙若昂,或踽踽若抑。
或轩轩若举,或悄悄若默。或欣欣若喜,或慊慊若戚。
或騃若惷愚,或颖若岐嶷。或穷若龟曝,或直若隼革。
或差若颉
穷邦无以餬吾口,岁岁荒山收橡斗。
商歌白石不胜寒,非为荆州三往还。
天下无人知我意,得君相合一言间。
三书丞相何烦上,再见客卿宁用赏。
愿闻关中季布名,何得此声梁楚城。
论心四子谁许我,百金一诺兹为荣。
唐公才非今世士,不见圣人见君子。
我今正似逃虚空,闻人跫然已心喜。
君不见玉川月蚀诗律难,不独虾蟆遭骂弹。
凭陵百怪付公等,青天蜀道宁容攀。
它时邹湛名亦好,常在我知因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