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桓长松树,莽苍归薄暮。惟应门外山,见我蹇驴去。
泠泠野水声,候子庄山路。亦有东邻僧,分卧清寒处。
猜你喜欢
烟雨和成宛擅场,新来翻著雪衣裳。
以吾不可学渠可,善学杨君祗此郎。
先生结屋龙湖上,大书愚直悬斋榜。松风夜挟秋声高,山雨晴添湖水长。
一窗灯火闻书声,洞视太古凝幽情。商周以前足人物,仪秦而下非功名。
古人今人各如此,先生意向知何似。高风谁学柳士师,夜雨闭门鲁男子。
先生长笑心自閒,葛巾草服开松关。宝珠光燄照云水,好诗题遍龙湖山。
我游梁楚号狂客,饮酒呼卢都不择。凤兮凤兮歌思哀,老去人间拘小节。
甚欲相从读旧书,何时下榻容安居。是是非非吐心胆,先生真是古之愚。
试从全盛日,数到中兴年。世与人相待,名兼位以传。
各留心画在,未觉事功偏。沈陆当谁责,庸非运使然?
禹平洪流锡玄圭,班于群神朝会稽。
辽东飞烟过沧海,徂来古气临天齐。
丹砂化出黄金鼎,雄麝焚身何噬脐。
鱼膠清坚岂易致,燕支山北随佩觹。
双龙蛇蟠戏缺月,吴军破甲光水犀。
黑云如轮起端溪,挥洒倏忽奔鲸鲵。
先生海内文章伯,穷年蒿目忧黔黎。
玉堂新制自心巧。想见星象躔宝奎。
落毫无胫走珠玉,雨雹霁止垂虹蜺。
陋儒穷经脣欲腐,石室汗简空沈迷。
眼昏画纸仅成字,何异月闇投玻璃。
唯当藏作箧中宝,并荷蓑笠归锄犁。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才见岭头云似盖,
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风骚离处谢知音,公退何妨纵野吟。
弱柳不能牵别恨,片云应念识闲心。
沙平古岸春潮急,门掩残阳暮草深。
凝望江皋动幽兴,数声钟磐出西林。
卷地风抛(pāo)市井声,病无危坐了清明。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mèi)生。
春风卷地,抛进来街头阵阵欢乐的声浪。病弱的诗人,却高堂端坐,静赏清明风光。
帘外的夕阳渐渐西沉,看那微风中的杨柳,婀娜多姿,百般娇媚轻狂。
参考资料:
1、于石编著.中国传统节日诗词三百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21页
2、陶文鹏主编.宋诗精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01:第513页
市井:市街。危坐:端坐。了:了结,度过。
这首诗首句“卷地风抛市井声”,承其一而来,写风吹市井喧闹之声自外传来,角度在自己,喧闹在别人。“卷地风”,语出韩愈《双鸟》诗“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但仅取其“卷地春风”之意;“市井声”,化用黄庭坚《仁亭》“市声鏖什枕,常以此心观”诗句,亦仅化出“市井声”一词;受陈师道《春夜》“风回晚市声”一语启发,着一“抛”字,状”市井”喧闹之声如在目前,顿使全句神采飞扬,活灵活现,充满春天的活力。次句“病夫危坐了清明”,读来令读者陡然一紧,与墙外市井之声的喧闹相反,诗人却自称“病夫”,而且“危坐”,那份拘谨,那份压抑,跃然纸上;尤其是一“了”字,更是透出了诗人充满遗憾且有所不甘的心情。其时,诗人名震朝野,众目所瞩,也有些许迹像看来于已不利,因此他只能努力压抑着自己,端坐高堂,不去游春。但身未动心却”飞,“抛”过来的市井之声时时喧闹着诗人之心。眼随心转,“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无奈之下,只得眼盯着一帘之隔的窗外,看那一抹晚霞渐渐收起,杨柳吐绿的柔条,在微微春风中轻舞飞扬,婀娜多姿,百媚横生。虽此一窗春色,却已令诗人心旌摇荡。“百媚生”,语取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以人拟物,更见出杨柳春意。
“文似看山不喜平”,诗歌亦然。此诗虽短,却一波三折,写得摇曳多姿。加之语句畅朗,音节浏亮,风格俊爽,既有江西诗派锻字炼句的精工,又具有陶、谢、韦、柳妙契自然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