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是仙源里,山从洞口开。茅檐无客到,稚子怪人来。
塘绿鱼迎日,林清鸟啄苔。欲令幽赏足,石道溯萦回。
猜你喜欢
翠雾断厓侧,丹霞流水西。竹从幽处密,松自古来敧。
落叶半藏路,清风时满溪。仙家元不远,未许众人知。
又名:楚人涉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剑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没有行进,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涉:过,渡。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其:他的,代词。自:从。坠:落。于:在,到。遽:急忙,立刻。契:用刀雕刻,刻。是:指示代词,这,这个,这儿,这样。吾:我的。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所从坠:从剑落下的地方。坠:落下其:他,代词。求:找,寻找。之:剑,代词。矣:了。而:然而,表转折。若:像。此:这样。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愚蠢,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止:停止,指船停了下来。
“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都含有“拘泥不知变通;做根本做不到的事”的意思。但“刻舟求剑”重于“刻”和“求”;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但不注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不能相应地采取适当的措施;“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强调主观上不努力;仅想坐守等待。
谁家儿女凤凰雏,携手寻芳遍九衢。野草閒花都著眼,道旁遗却夜光珠。
龙车羽卫无人使,野父醵钱葬天子。昌平吏目缟素来,金棺手扶归地市。
哭声是日山谷裂,故主遗黎痛有此。百年事在隐争传,岂有人间变青史。
杀机天发盗移国,一夕鼎湖龙堕尾。公卿各矜降贼惯,劝进转多颜色喜。
恨恨何人悲送故,堪问金仙泪如水。七月暗枯同轨目,发丧讵省前王礼。
画虡秘器蒙露辱,容车剑户看已矣。义抱伸归丧亡后,怪字书遍乾坤徙。
万古颓云激雪霜,一代诸陵见终始。啼闻杜鹃偷再拜,树老冬青终不死。
昌平之行伤客心,悲风怒振苍山起。
移来何处此花神,半亩浓阴寂寂春。莲社千年留胜迹,天香万里动游人。
连云覆石苍苔古,当暑舒英玉爪新。不是精蓝收拾得,王孙终误醉芳尘。
稳看飞虫着网黏,炉香欲尽不须添。未嫌秃顶如壶赤,何处香醪似蜜甜。
堂上慈亲数月违,片心遥逐白云飞。伤心尽听秭归鸟,难弟言归秭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