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语多工,徽纆自绳纠。啮虫至么么,谓可悬户牖。
胡为大车轴,贯心竟何有。禦寇近道翁,纵此澜翻口。
景略疏救时,袖此无用手。挂名青史中,遗笑传不朽。
后世为美谈,姓字记谁某。二公廊庙资,力可扶宇宙。
如何唱酬间,爬剔便絮垢。仁义虱其官,有益国家不?
三叹《商君书》,掩卷重搔首。
猜你喜欢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西岳高耸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群峰在其周围则像他的儿孙。
怎么才能求得仙人杖,拄着它登上华山去玉女祠呢?
可进了车箱谷就难以回归了,而山峰像通天的箭尾直抵天门,难以登爬。
稍稍等待天气转凉后,登上山顶去,看山本貌。
参考资料:
1、马雅涵·《望岳》三首新释译考究·广西民联教育研究院·2007
咏华山一首,作者所写的华山亦同样雄伟。不过,与年青时代一首相比,这无疑是一首失意之作。自天宝乱来,作者饱历忧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琯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作者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遗一年境遇较佳,一直极备艰辛。因此,诗中亦有流露出失意徬徨之感。作者发端“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即写华山崇高。作者虽然极欲登山,但“安得仙人九节杖”一句“安得”二字诘问,已表明了作者之愿难以实现。这好比作者欲要报国,却总是报国无门,无可奈何的心情。“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两句写作者仰望之余,预计攀登之路。不过这始终并未实行,只是作者在望岳时的盘算,藉以自我安慰而已。情况一如作者纵有一腔抱负理想,却只能空自盘算,无法行之于世。最后,本诗以“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作结,作者宦途的坎坷更是可见。现实环境的不顺,使得作者产生了厌倦宦途之情,期望于热闹中寻得凉冷以自疗创痛。以华山之顶比白帝之居,更表现了作者自感理想无可实现的失意徬徨。
路绕鸾溪去复回,鹅池闻说右军开。
山僧相遇衣裳湿,双剑峰头看瀑来。
元日都门瑞气新,层层冠盖羽林军。云边鹄立千官晓,天上龙飞万国春。
宫殿日高腾紫霭,箫韶风细入青云。太平天子恩如海,亦遣椒觞到小臣。
上将提军事北征,旌旗百万出南京。直教大漠空沙碛,岂但先锋破敌营。
瀚海无冰堪饮马,天山有石可镌名。由来卫霍多勋业,从此三边不用兵。
九重优诏许投簪,千里家山独抱琴。明月清风黄阁梦,青山落日故人心。
城头片雨沾行旆,江上孤帆背夕阴。去去莫忘朋旧好,雁来还拟寄佳音。
虽有湖塘供老眼,也因心远解徜徉。青槐晴下重阶荫,白鹭炎飞几片霜。
隔岸轮蹄纷冒暑,爽人庭榭且衔觞。天时世事从无定,水色山光总未央。
旅邸相逢惜别筵,江南江北杳经年。琴张流水黄池月,剑挂秋风白马天。
君有奇才消异变,我无长策净氛烟。尘愁离恨知多少,独立荒台正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