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与金芽,都收陆羽家。候雷春采叶,和月夜分花。
暖焙筠笼火,凉敲玉臼砂。比圭方不琢,如璧莹无瑕。
饼制龙团小,书封白绢斜。奇芬疑入麝,古字学盘蛇。
清可轻肌骨,甘须沃齿牙。唤醒蟾窟梦,直欲佩飞霞。
猜你喜欢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樾:树荫,道旁林荫树。
这首咏荷词描写的初秋时节,黄昏月下的荷塘月色。月下荷塘,清虚骚雅,暗香袭人,天光云影间,山容水态貌给人一种幽静温馨的氛围。
全词运笔极有层次。先写出了荷塘的总体风貌,“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秀樾”指稀疏的树影,“水花”则是指水中的荷花。清秀稀疏的树影环绕着十里横塘,入晚的荷芳幽静独立散发着芳香。此句在用杜甫《曲江对雨》诗中“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荷塘美景不禁让人留连不舍。“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这句拉近了人们的视野,由远及近。写水中荷花,写花下荷叶。“胭脂雪”,苏有诗云“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意红白相杂之色。“沉水”即沉香,闺房熏用。“夜光”借指荷叶上滚动的水珠。荷花飘香,水珠着色,不由使人向往如这般皎洁秀美的姑娘。这为上片。
下片则立意颇新,拉开镜头。写水边群山,写荷上明月,山黛空蒙,月波流转,倒蘸波间,融成一个清幽朦胧的境界。“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黄庭坚有《西江月》,曰:“远山横黛蘸秋波”似与此同情。不由使人觉之“山眉水目,顾盼含情”的女子袅袅出现。“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荷花又称为凌波仙子,语出曹植《洛神赋》,“灼若芙蓉出绿波,”“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故得名。面对荷花香艳,凉夜清风的美景,作者不由发概叹,良宵美景君应赏,别负青春美少年。
这首赏荷词,词风清韵,如月下荷塘,清新雅舒,暗香袭人。赏荷而不仅见荷,天光云影,山容水态皆入眼帘,而处处都烘托出一种赏荷时的恬淡温馨的气氛。遣词造句中,精挑细拣,“秀、静、瘦、远”字字含情。有人谓“莲体实肥,不宜言瘦”,(王若虚《滹南诗话》)并尝易“腻”字,意虽同物,而词境界全无。
飘飘飞盖入仙山,楼阁初逢碧霭间。为问蟠桃今熟未,客来一食欲忘还。
溪行何异入闽中,卧看青山重复重。船到滩头翻白浪,桥横渡口架苍松。
乡心暗逐云千里,客梦频敲雨一篷。无复承平旧风景,年年相忆采芙蓉。
玉山最佳处,窗户绝纤埃。门无俗士驾,禽鸟不惊猜。
啖毡使者莫思家。
累圣传真蹟,天苞炳瑞文。
珍藏留紫禁,宝构拂丛云。
焜燿三辰烂,周旋八体分。
宸心追睿辙,尤念保邦勤。
清风终日自开帘,吏散空庭雀噪檐。午醉醒来无一事,地偏心远似陶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