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头奴子挥纨扇,一饷微凉坐晚晴。归鸟界天疏复密,残虹交日断犹明。
莎鸡欲向阶前语,萤火多从井畔生。月下痴儿閒弄影,不知风露已三更。
猜你喜欢
宿叶自脱新叶生,东园忽已清阴成。
老夫东行复西行,乌藤瘦劲青鞋轻。
竹鸡群号似知雨,鹁鸪相唤还疑晴。
萋萋幽草上墙绿,匆匆细水循阶鸣。
萧然濯手坐盘石,心地平安体纾适。
青山缺处红日沉,杳杳长空送归翮。
郭公郭公曾君国,魂化为鸟憾未释。满目山河属别人,旧时宫殿归不得。
更姓改物今千春,历历记忆常如新。郭公蜀帝两痴绝,自古失国知几人。
但得筋骸健,何妨鬓发苍。诗成开白社,书就秘青囊。
世事閒能遣,机心老易忘。时时留客醉,丝竹满高堂。
飞来峰北寺门关,合涧桥西水断湾。落叶满林僧不见,寒鸦飞尽日沈山。
淞江东流水波缓,王莽之际尤枯旱。平野云深二陆山,荒陂草没吴王馆。
五十年来羹芋魁,顿令泽国生蒿莱。岂无循吏西门豹,停车下视终徘徊。
少时来往江东岸,人代更移年纪换。即今海水变桑田,况于尔等皆童丱。
乍看畚锸共欢呼,便向污邪祝一壶。岂知太平之世饴甘荼,川流不盈泽得潴。
风雨时顺通祈雩,春祭三江,秋祭五湖。衣冠济济郊坛趋,岁输百万供神都。
江头担酒肴,江上吹笙竽,吏无敲扑民无逋。嗟余已老何时见,久客中原望乡县。
那闻父老复愁兵,秦关楚塞方酣战。忽忆秋风千里莼,淞江亭畔坐垂纶。
还归被褐出负薪,相逢绝少平生亲,怪此伧夫是何人。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huò),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bì)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hè)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yì)吾情。
自小不同人交往,一心爱好在六经。
行年渐至四十岁,长久隐居无所成。
最终抱定固穷节,饱受饥饿与冷。
屋风凄厉,荒草掩没前院庭。
披衣坐守漫长夜,盼望晨鸡叫天明。
没有知音在身边,向谁倾诉我衷情。
参考资料:
1、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罕人事:很少有世俗上的交往。游好:游心,爱好。六经:六种儒家经典,指《诗》、《书》、《易》、《礼》、《乐》、《春秋》。这里泛指古代的经籍。
行行:不停地走,比喻时光流逝。向:接近。不惑:指四十岁。淹留:久留,指隐退无成:指在功名事业上无所成就。
竟:最终。抱:持,坚持。固穷节:穷困时固守节操,意即宁可穷困而不改其志。饱:饱经,饱受。更:经历。
弊庐:破旧的房屋。交:接。悲风:凄厉的风。没:掩没,覆盖。庭:庭院。
“披褐”二句:表现寒夜饥寒交迫的窘状,即《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诗中所说“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之意。
孟公:东汉刘龚,字孟公。皇甫谧《高士传》载:“张仲蔚,平陵人。好诗赋,常居贫素,所处蓬蒿没人。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陶渊明在这里是以张仲蔚自比,但是慨叹陶渊明却没有刘龚那样的知音。翳:遮蔽,隐没。此处有“郁闷”之意。
杂遝今观渡,依稀昔浴沂。
居人空巷出,几个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