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洲渚上,青黛开烟鬟。石色何秀润,有璧生其间。
四围阻巨浸,世称浮玉山。狂潦不能没,高低依碧澜。
莲幕赵从事,昔年此盘桓。重来汎秋水,见之发长叹。
美璞贵内韫,叔降从时观。渺渺水晶国,虹光山月寒。
猜你喜欢
□闻大郡元僚佐,江左文繁费剩裁。殷浩固称多士选,郗超元是济时才。
题诗金井穿云洞,下马洼尊坐石台。兼有故人资□画,春风日日好怀开。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jīng)旗,前后红幢(chuáng)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zhī)。烟雨微微,一片笙(shēng)歌醉里归。
西湖风光好,荷花开后清香缭绕,划船载着酒宴来赏玩,用不着旌旗仪仗,自有红花为幢绿叶为盖随船而来。
彩画游船驶进了荷花丛的深处,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烟雾夹着微雨,在一片音乐歌声里,船儿载着醉倒的游客归去。
参考资料:
1、欧阳修.《欧阳修集编年笺注7》:巴蜀书社,2007年:197页
2、周汝昌.《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2634页
西湖:指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西湖。欧阳修晚年退休后住在颍州,写了一组《采桑子》(十首)。旌旗:古代旌旗仪仗。幢:古代的帐幔。
盖:古代一种似伞的遮阳物。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笙:簧管乐器。
上片用“旌旗”来比况荷花的“红幢绿盖”,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把荷叶比作红幢、绿盖的仪仗,随着自己前呼后拥,写出了荷塘荷花开放的旺盛姿态。作者紧扣“西湖好”的总写到展开具体描写,碧绿清澈的湖水承载着小船与游者,长长的湖堤长满茂密的芳草,满眼的绿意,扑鼻的清香,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信息。词中二三句主要通过视觉写“西湖好”,“隐隐笙歌处处随”则是从听觉写“西湖好”,这一句从侧面告诉读者,游湖之人何止醉翁。描绘出载酒游湖时船中丝竹齐奏、酒杯频传的热闹气氛。
下片写词人泛舟荷花深处,饮酒听曲,赏花饮酒的活动,已完全沉醉这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了。“醉里归”写出词人心情十分惬意,这是观赏西湖秋荷所导至的,秋季西湖之美就自在不言中了。
全诗诗人游览荷塘,官场上的上的失意和烦闷,都被这荷香和微雨所冲散,带回的是一颗超尘脱俗的心境。整首词寓情于景,写出了作者与友人的洒脱情怀。
何年化作愁,漠漠便难收。数点山能远,平铺水不流。湿连湘竹暮,浓盖舜坟秋。亦有思归客,看来尽白头。
圣道如太极,品汇自生成。二人各言志,点也心和平。
春风发高咏,怀哉沂水滨。千载寄遐思,光景无边春。
一潭鉴寒碧,方寸洞虚明。执卷恍瞻前,舍瑟铿有声。
勿遣柱后文,醨我春风醇。穹舞丽景舒,琴歌南薰清。
谁知此中乐,天理皆流行。
三寒空把陇头梅,两地心情未入灰。客路三千馀里在,慈颜七十四回开。
师恩沧海汪洋见,乡思青春作伴来。莫结浮沤舟上伴,长沙把酒话徘徊。
玉碗冰寒消暑气。碧簟纱厨,向午朦胧睡。莺舌惺松如会意。无端画扇惊飞起。雨后初凉生水际。人面荷花,的的遥相似。眼看红芳犹抱蕊。业中已结新莲子。
卖酒罾鱼只数家,卜邻元在水之涯。扁舟定自桃源去,斜日红飞两岸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