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烟薄井梧空,千里游人驻断蓬。志意不因多事改,鬓毛难与别时同。莺迁犹待销冰日,鹏起还思动海风。穷达他年如赋命,且陶真性一杯中。
猜你喜欢
寒几空堂坐隐书,萧条窗户掩斜晖。强颜同俗终难合,用拙全生未觉非。
雪残鸟迹庭前遍,日落人烟野外稀。不有古人怀我旧,谁来林下扣柴扉。
相逢话清夜,言实转相知。共道名虽切,唯论命不疑。
吟身坐霜石,眠鸟握风枝。别忆天台客,烟霞昔有期。
叹尔王门客,长裾未著身。游梁终授简,访戴愧非人。
雪散遥林色,杯倾大海滨。不须论出处,南北正风尘。
严冬温气袭人间,忽听繁声慰病颜。
从律好风千里至,执权真令一朝还。
顿抽陇麦全如揠,欲绽江梅已可攀。
主尹勤民嘉岁望,径携歌鼓乐幽闲。
才过桃源又宿迁,北风吹上大河边。鸦盘秃树栖难定,马踏坚冰噤不前。
怪石有声飞旷野,远山如梦积寒烟。大裘空负当年愿,十丈征尘正扑天。
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子。
瀚(hàn)海飘流燕,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惟有年时芳俦(chóu)在,一例差池双剪。相对向、斜阳凄怨。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忍抛得,泪如线。
故巢(cháo)似与人留恋。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犹软。又生恐、重帘不卷。十二曲阑(lán)春寂寂,隔蓬山、何处窥人面?休更问,恨深浅。
丁未:光绪三十三年(1907)。梁启超于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越九年(丁未)归国,其时国事日非。次年(1908)再度东渡,是年光绪帝病死。
瀚海:浩瀚的海。俦:同辈之人。差池双剪:燕尾如剪。
断红:指落花。十二曲阑:《阑通栏》。蓬山:即蓬莱,神山名。
此词作者以瀚海飘流燕自喻,抒发对国事的感慨。上片“依依难认,旧家庭院”,写作者东渡归来时心情。“年时芳俦”至“泪如线”写当年变法同伴象“差池双剪”的燕子,“相对向”无限凄怨。下片抒发感慨,含蓄蕴藉,语意双关。
白发毵毵对雪垂,北风吹入雁声悲。已知客里黄金尽,杯酒相看好似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