裛裛消春尽,匀匀看暑生。花期随梦往,病骨喜衣轻。
药裹虫丝剔,茶烟柳絮迎。故人缣素在,装裹趁初晴。
猜你喜欢
小榻松阴坐午凉,游丝暗罥柳丝长。一晴未觉蔷薇放,隔著纱窗偶送香。
梅子留酸溅齿牙,芭蕉分绿映窗纱。日高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tà)歌声。
桃花潭(tán)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唐诗:唐诗精华注译评,2010:185-186
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不及:不如。
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无古无今无显微,千年贤圣竟同归。庭前草色青青长,未许人间说是非。
此夜一轮满,骚情不奈秋。月非人可扫,人与月俱愁。
素魄凭谁问,寒光为底留。拟随风叶去,还似雪花浮。
竹影摇仍在,波明散未收。嫦娥如戏我,移照读书楼。
居深自少客,儿辈省应门。日课午钟饭,生涯三亩园。
嗜鱼亲蜑户,辍果及王孙。不惜苔钱破,横纵步屧痕。
高楼有思妇,被服姣且妍。横琴理清曲,渌水被幽兰。
一弹浮云暮,再鼓流风旋。哀音振林木,听者为忘餐。
借问何人妇,感叹停朱弦。征夫越万里,一别岁载迁。
铅华坐销歇,太息空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