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猜你喜欢
浪影龟纹皱。蘸平烟、青红半湿,枕溪窗牖。千尺晴霞慵卧水,万叠罗屏拥绣。漫几度、吴船回首。归雁五湖应不到,问苍茫、钓雪人知否。樵唱杳,度深秀。
重来趁得花时候。记留连、空山夜雨,短亭春酒。桃李新栽成蹊处,尽是行人去后。但东阁、官梅清瘦。欸乃一声山水绿,燕无言、风定垂帘昼。寒正悄,亸吟袖。
开头“浪影”三句。此言词人伫立在赵府的窗前向外眺望,窗下有一条河水流过,河面被风刮起了龟版纹,远处天水相接处飘起了一缕野烟;河岸两旁长着水灵灵的花草,艳红如醉,青翠欲滴。“千尺”两句,再述远近景色,并点出小虹桥。言“小垂虹”像彩霞般地横卧在河面上,远处山峦起伏犹如屏风般地簇拥着这如画似的锦绣地。“漫几度”一句。此言垂虹胜景多次引起过往的江浙客船中行人们的一再回首,赞赏不已。“归雁”四句,续赞如画美景。“归雁”,雁本为江湖自在野禽,这里借喻归隐之士。此言归隐者大可不必去五湖中寻觅归隐之处,而是留在这儿就可以归隐快活了。词人说:试问在这一望无涯的河上捕鱼的人,知不知道处在这无忧无虑之境,听着那樵歌悠扬,这种牧歌式的生活是多么快乐、隽永啊。
下片“重来”三句。言他这次是旧地重游,时逢又一个桃红柳绿的春天。词人说:记得上一次我曾与你(赵令君)去郊外荒亭里饮酒作乐,共听四周围寂静的空山上发出淅淅沥沥的夜雨声。“桃李”三句,从眼前景,并联想到世俗之见。上“桃李”两句,用唐刘禹锡“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诗句意境。此言词人见到桃李树已经浓绿成荫,树下也有了人们采摘果实时踏出来的小路,说:这些桃李树都是我上次离开后才栽下的呀。他又见东阁边的一株老梅树,依然清瘦如许,默默无闻地悄立一旁,被人们遗忘在角落里。三句以对比手法暗喻世俗之人都有一种趋炎附势的偏见,他们大多捧“桃李”而轻“官梅”,即投靠得势之人而冷落清高落魄之君。这种思想致使梦窗立身处世多与时人不合,所以他才会布衣一生,“白衣傲公卿”。“欸乃”两句。言室内燕儿无声,帘子无风直挂不动,室外山青水绿,风光明媚。突然间传来了一声高亢悦耳的渔歌声,在这极静的境地之中词人更觉得这渔歌声入耳动听。“欸乃”一句,直接抄用柳宗元《渔翁》诗原句,但用在这儿却显得天衣无缝。“寒正悄”两句,回到首句词人立在窗前的镜头上。言时已近晚,春寒料峭偷偷袭来,词人倚立窗前赶快垂下长衫的衣袖抵御寒气。“亸”,下垂貌。全词首尾衔接,一气呵成。
暮春即事二首
万朵青山生暮云,数点红香留晚春。凭阑愁玉人,对花宽翠裙。
小玉阑干月半掐,嫩绿池塘春几家。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
江楼即事
一曲琵琶江上舟,十二阑干天外楼。粉香蝶也愁,玉容花见羞。
八咏楼上酬正则李侯
烂醉东君三月时,细和休文八韵诗。舞裙催《柘枝》,曲阑摇柳丝。
秋思和吴克斋
一寸冰蟾明翠廊,万里青天书雁行。碧梧敲晚凉,玉人烧夜香。
和白玉真人
宝剑英雄血已干,玉府神仙心自闲。炼霞成大丹,袖云归故山。
玉手携香罗帕干,粉面粘花妆镜寒。对楼千万山,倚云十二鬟。
湖上醉余二首
明月中流歌扣舷,柔雪双娃同采莲。小词玉翼蝉,醉书金粉笺。
屏外氤氲兰麝飘,帘底星松鹦鹉娇。暖香绣玉腰,小花金步摇。
席上分题
妆淡亭亭堆髻螺,歌缓盈盈停眼波。念奴留意多,使君如醉何?
晚晴小景
金羽翩翩柳外莺,玉手纤纤膝上筝。晚风花雨晴,小楼山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