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之外多佳丽,白水茫茫绕天际。中有幽人春野翁,摘荷采芰纫衣袂。
春野读书曾万卷,只今一字不欲看。只将元气手中调,不许红尘眼中散。
昨者铸鼎鍊九还,吾欲从之乞一丹。青牛在田不肯语,轻蓑大笠天将雨。
猜你喜欢
秋窗犹曙(shǔ)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任转蓬(péng)。
犹曙色:到底还是天亮了。
宿雾:早晨的雾。因由前夜而来,故日宿。
残生:犹徐生。转蓬:言人之飘零无定如蓬之转,这是由愤慨而灰心绝望的话,碰着这种“圣朝”,还有什么可说,这辈子只有随它去了。其实这种飘零生活,对杜甫创作倒大有裨益。
此诗和《客夜》是同时之作。杜甫公元762年(唐宝应元年)秋,流落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这年七月,杜甫送严武还朝,一直送到绵州奉济驿,正要回头,适徐知道在成都作乱,只好避往梓州。途中作此诗。这时他的家仍住在成都草堂。
羡君高节似陶潜,五亩园林老不添。遁世人情虽淡薄,开门秋色自清严。
案头黄卷香终日,砌下苍苔雨一檐。后夜中秋更应好,隔窗云木看飞蟾。
忆昨避寇乱,与君连一墙。别来几寒暑,杳如参与商。
君与丧乱际,徜徉水云乡。十年林下梦,不到声利场。
结庵劣容膝,不为大盗藏。此怀那须澄,已作冰雪凉。
花竹供四时,饮水乐未央。何当谢尘鞅,解缨濯沧浪。
绿漪池沼燕交飞,深院重门客到稀。柳絮不知春去尽,尚随风起点人衣。
国难逢骄虏,时危惜俊才。盐车在泥淖,骐骥亦悲衰。
片月清秋照,商风一夜来。思君不相见,惆怅对西台。
洗耳清泠万虑消,灵台无地著尘嚣。此情难与时人说,直欲凌风访子乔。
风雨萧萧震广川,前村茅屋冷炊烟。潮声有信来还去,贼势无时断复连。
胠箧难存悬磬室,污邪化作不毛田。何时甲洗天河水,月色满城江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