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之昔除烦苛,规调如山刍粟多。居人渐徙虎豹穴,大海欲戢鲸鲵波。
片言龃龉辄投劾,安石不出苍生何。归来束书四壁立,岂有蜡屐双青蛾。
若耶若镜不足钓,抱膝时时闻啸歌。夷德虽轻犹未厌,以兹颇晚山公荐。
西汎三江奏春雪,南驰五岭开炎霰。汉筴恒馀圮上编,齐书尚郁聊成箭。
今年五月天山定,圣主推轮飞六传。中丞獬廌铁作冠,宣室麒麟玉为殿。
轻裘缓带来东吴,妖氛却扫旄头孤。星辰莽动铁如意,风雨长鸣金仆姑。
拊循三军挟貉纩,惕息诸将昂虬须。馀皇万艘
猜你喜欢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lǐ)泉(quán),日夕栖(qī)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chuàng)悢(liàng)使心伤。
树林里有一只奇异的鸟,它自言是凤凰鸟。
凤凰清晨饮用甘甜的泉水,黄昏时栖息在高高的山冈。
凤凰鸟高声鸣叫响彻九州,伸长头颈眺望八荒那僻远的地方。
恰好遇到秋风吹起,它把自己的羽翼破坏藏拙起来。
凤凰鸟一离开林中飞往昆仑山的西边,什么时候才能再飞翔回来啊。
只遗憾凤凰鸟处在不恰当的位置,这让我内心非常悲伤。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醴泉:亦名甘泉。泉水略有淡酒味。
商风:秋风。
怆悢:悲伤。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凰”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傲世”)的品性。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表现手法,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根据凤凰“饮醴泉”、“栖山冈”、“彻九州”、“望八荒”的举动,可以判断出凤凰志向远大、高洁。显然作者以凤凰自比(自况),根据它的心情“催藏”、“恨”、“心伤”几个词及伤心的原因的描写“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和“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可以推知,作者是孤独苦闷、壮志难酬。
阮籍的《咏怀诗》历来被誉为“旷代绝作”,同时也是绝对的难解之作,“百代之下,难以情测”。而飞鸟则是《咏怀诗》中最重要的诗歌意象,它们是阮籍主体人格的诗性外化,各种飞鸟意象体现着阮籍隐晦难测的内心世界。
阮籍的八十二首《咏怀诗》,直接用飞鸟意象者29首,间接用者13首,总计42首。这些飞鸟意象的渊源,可追溯至《国风》、《离骚》、《庄子》、《山海经》。《国风》中的自然物象,多用以起兴;《离骚》的美人香草、俊鸟恶禽,多具象征意味,或以之刺激奸邪,或以之寓己高洁之志;《庄子》中的飞鸟意象,则多寓示不同的精神境界。而阮籍《咏怀诗》中的飞鸟意象,则三种意义皆有:他时而以俊鸟如凤凰、玄鹤寓其高洁之志和现实追求;时而以高鸟如鸿鹄、海鸟寄其逍遥之梦;时而借孤鸟寒鸟起兴,写其孤苦之思。各种不同的飞鸟意象,折射出阮籍不同的心理侧面,最终建构了阮籍复杂、矛盾的多重人格。《咏怀诗》第一首云:“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徘徊”二字,既为八十二首《咏怀诗》奠定了基调,也反映了阮籍和其他竹林名士共同的人格特点。
青帘绣柱练川船,忽过衡茅话昔年。客邸壶觞乡语共,禁城钟鼓宦情悬。
慈恩寺里花迎马,郭隗台前剑倚天。此去苍生应满望,春风进和卿云篇。
绣衣持节赋将离,几载秋曹得所师。治狱争夸于定国,浚渠还借郑当时。
栽培南国棠千树,惆怅西风酒一卮。瓠子安澜频奏续,好凭双鲤寄相思。
方奉手笺贻绿醑,忽通鼻观类黄虀。
自怜徐邈时中酒,多谢微生更乞醯。
未敢啐空杯面蚁,却愁舞杀甕中鸡。
相君五斗安能吸,但嗅新醅醉似泥。
夏云流火池荷碧,金门騕袅驱长陌。才子剑光淬芙蓉,万马欲先先不得。
轻鞭挥落锦宫衣,将访苍龙南海漪。平原有士为君舞,岭烟吹散生秋露。
锦嫣玉馔满堂喧,双眸青天辔如组。
雁荡行云生翠微,东还行李正騑騑。松矜日老当秋发,鹤养雏成待客归。
珠斗影寒璊玉璏,绣云香积紫烟衣。悬知夜礼虚皇罢,宴坐朝元意不违。
城北来看宿雨痕,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