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原百五日,寂寞故松阡。
挑饭瘞黄土,酹觞焚纸钱。
烟林窥老狖,雨岛哭蛮鹃。
旧植亭前桂,一年高一年。
猜你喜欢
风露感我心,使我秋衣单。郎忙索衾裯,惊叹岁月残。
忍哉使吾亲,重壤侵肌寒。松风日萧瑟,幽涧鸣悲酸。
愯然起中宵,泪血流阑干。
居山四望阻,风云竟朝夕。
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
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
兰庭动幽气,竹室生虚白。
落花入户飞,细草当阶积。
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
日落山之幽,临风望羽客。
岩壑澄清景,景清岩壑深。
白云飞暮色,绿水激清音。
涧户散余彩,山窗凝宿阴。
花草共萦映,树石相陵临。
独坐对陈榻,无客有鸣琴。
寂寂幽山里,谁知无闷心。
幽石:墓石。
岫:山洞。
动幽气:幽香浮动。虚白:犹言空明。语本《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
羽客:亦称“羽士”、“羽人”。以鸟羽比喻仙人可飞升上天,引申为神仙方士,进而专指道士。后世道士多取以自号。临风望客:希望薛道恒像羽化仙人乘风而至。
本诗给人一种寂寞空灵之感,一切都很淡,都很静,有飘浮不可捉摸之感。
“居山四望阻,风云竞朝夕。”起势空灵飘远,极富意境,让人眼前有高山环绕、云雨流离之感。字面一拆,字字无奇,字面一合,顿时有百倍的意境,可见,意远在言外。这是对大环境的冲淡的一笔。“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对仗工整,虚中逐渐趋实,但是空灵的意境有所损伤。本句刻画了环境的静、深、幽,进一步为后面的愁绪造势,正在渐渐地深入之中。“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忽又摇开,造成跌宕的姿态,有小波澜摇曳。这一句的奇在于:日出天明,本该是生机复发、百鸟歌唱、心情舒畅的时刻,作者却逆意而行,对“寂”作进一步的渲染,那淡淡的愁丝几乎已经洋溢出字面,懒懒地在心中潜行了。
再而写到居室,“幽气”“虚白”“落花”“细草”都围绕着居室来写,刻画其幽静、寂寞、凄清的感觉,一切的感觉都是清冷,没有人气。居室的四句,看来仍然是景物描写,无一字提“愁”,无一字提“思”,但是寂寞惆怅之感已经伸手可及,全然浸满读者的心灵。一切的愁绪,后四句给出了原因:故人不在,复又思念故人。美酒盈樽,对面无人,更形伤感。“日暮山之幽,临风望羽客。”最后突又摇开,复现空灵幽远之感,成一摇曳的大波澜。“日暮”暗中呼应“日出”,机心巧运,告诉读者,这思念,又在这日升日落之中独自消受了一天:朝夕之风云,也正对着了这朝夕之愁肠。
本诗哀而不伤,朴实不事雕琢,感情自然而不矫饰。机心藏而不露,自然天成,看似信笔而来,实则颇有匠心。描写起自远山空林,再至兰庭幽室,再至盈樽美酒,由远及近,由大而小,由粗而细,由虚而实,其中情思,缓缓流淌,由朦胧而至清晰。最后忽又挽回到日暮远山,感情也到此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全诗浑成一体,从景到情,圆满无缺。
重复生身一十年,岭梅江月总生前。如何只说前生话,不分关河白雪天。
异代终难问,遗名不可穷。山中丞相去,林下学堂空。
映雪功休比,冲天志莫同。故基兰蕙满,犹自起华风。
千里风烟栋宇间,地形西去接松关。尊前奚霫来朝地,云外幽营不断山。
故垒芜城人物换,断云落日古今闲。百年兴废人空老,水自东西鸟自还。
檀氏沐猴无怪,谢郎鸲鹆更工。为语当筵鲍老,莫笑钦明八风。
分得吴刚斫处林,鹅儿酒色不须深。
系从犀首名干木,泒别黄香字子金。
衣溅蔷薇兼水麝,韵如月杵应霜砧。
余芬薰入旃檀骨,从此人间有桂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