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昔未达,与客登冶城。一为遗世言,口吻烟霞生。
东山高卧三十载,远志虽饶壮心在。蹑屐能开大桁烟,围棋直赌秦淮塞。
英标尔复冠人群,强为天书辞白云。谢公墩头初月上,千古风流并在君。
谁怜誓墓长耕者,曾是同游王右军。
猜你喜欢
起伏难前定,行藏喜自由。
足堪娱寿母,幸不乏先畴。
酒具饶鱼蟹,郊居少应酬。
两无惭事育,何用到壶头。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日的月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参考资料:
1、赵山林,潘裕民.桃李春风一杯酒——宋诗经典解读:中西书局,2009-10-1:第248-249页
2、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1日:283
竹炉:指用竹篾做成的套子套着的火炉。汤沸:热水沸腾。
这首诗因为被《千家诗》选入,所以流传很广,几乎稍读过些古诗的人都能背诵,“寒夜客来茶当酒”,几被当作口头话来运用。常在口头的话,说的时候往往用不着思考,脱口而出,可是细细品味,总是有多层转折,“寒夜客来茶当酒”一句,就可以让人产生很多联想。首先,客人来了,主人不去备酒,这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可以“倚杖无时夜敲门”,主人不必专门备酒,也不必因为没有酒而觉得怠慢客人。其次,在寒冷的夜晚,有兴趣出门访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雅兴,情谊很深,所以能与主人寒夜煮茗,围炉清谈,不在乎有酒没酒。
前两句,诗人与客人夜间在火炉前,火炉炭火刚红,壶中热水滚滚,主客以茶代酒,一起喝着芳香的浓茶,向火深谈;而屋外是寒气逼人,屋内是温暖如春,诗人的心情也与屋外的境地迥别。三、四句便换个角度,以写景融入说理。夜深了,明月照在窗前,窗外透进了阵阵寒梅的清香。这两句写主客在窗前交谈得很投机,却有意无意地牵入梅花,于是心里觉得这见惯了的月色也较平常不一样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在内,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寻常一样窗前月,来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月光下啜茗清谈,这气氛可就与平常大不一样了。
诗看似随笔挥洒,但很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喜悦的心情,耐人寻味。宋黄昇《玉林清话》对三、四句很赞赏,并指出苏泂《金陵》诗“人家一样垂杨柳,种在宫墙自不同”与杜耒诗意思相同,都意有旁指,可说真正读出了诗外之味。
君恩山重若为酬,补郡都忘乐与忧。惶恐滩长从险绝,郁孤台迥足观游。
赣川在昔名难治,铃閤于今幸少休。人谓阔疏予自喜,远民安堵更何求。
寿酒如渑,拼一醉、劝君休惜。君不记、济河津畔,当年今夕。
万丈文章光焰里,一星飞堕从南极。便御风、乘兴入京华,班卿棘。
君不是,长庚白。又不是,严陵客。只应是,明主梦中良弼。
好把袖间经济手,如今去补天西北。等瑶池、侍宴夜归时,骑箕翼。
惨澹胡风起,连鸣上碧霄。才闻秋浦外,巳复夕山遥。
哀故欺霜角,清应断夜箫。南楼有思妇,梦恰到西辽。
剪烛听秋雨,新凉入简编。心能无一事,意可到千年。
治乱无今古,扶持有圣贤。邻翁应笑我,漏断未成眠。
残花啼晓露,落絮泊池荷。带蕊蜂须重,窥帘燕语多。
桑肥蚕趁暖,雨饱麦连坡。帝力知难报,闲听击壤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