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转今三仕,蹉跎尚一官。重来秋署色,恐失岁星寒。
计悟空言晚,身容薄禄宽。祇应骑马出,庭雪映书残。
猜你喜欢
化工未议苏群槁,先向寒梅一倾倒。
江南无雪春瘴生,为散冰花除热恼。
风清月落无人见,洗妆自趁霜钟早。
惟有飞来双白鹭,玉羽琼林斗清好,吴山道人心似水,眼净尘空无可扫。
故将妙语寄多情,横机欲试东坡老。
东坡习气除未尽,时复长篇书小草。
且撼长条餐落英,忍饥未拟穷呼昊。
草遮回磴(dènɡ)绝鸣鸾(luán),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lán)干。
盘旋的山中小道杂草丛生,再也没有当年皇帝来时御辇上鸾铃的鸣响。被高入云端的树木笼罩起来的皇宫依然一片碧绿,但寒气袭人。
多情明月,自去自来。玉阑纵存,已经无人玩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回磴:盘旋的登山石径。鸣鸾:即鸣銮。銮声似鸾鸟之鸣,因称。
阑干:栏杆。
写天宝之乱以后华清宫的荒凉景色,而其作意则在于缅怀唐帝国先朝的隆盛,感叹现在的衰败,有很浓重的感伤情绪。
前一首起句写骊山磴道。用石头修得非常工致整齐的回环磴道,也就是当日皇帝来时乘坐御辇经过的地方。御辇既不重来,辇上鸾铃的鸣声也就绝响了。鸣鸾既经绝响,磴道自然也就荒草丛生。次句写山中宫殿。皇帝不来,宫殿当然空着。树木长得更高了,高入云端,故称“云树”,更茂密了,故曰“深深”。被这深深云树包围起来的皇宫,虽然在花卉林木掩映之下,依然呈现一片碧绿,也许还更碧绿了,但由于空着,就充满了寒冷的气氛。只这一“寒”字,就把宫中富贵繁华,珠歌翠舞,锦衣玉食一扫而空。后半转入夜景,写人事更变之后,多情明月,虽然依旧出没其间,但空山寒殿,已经无人玩赏。传说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天宝十载(751)七月七日夜半在骊山盟誓,“愿世世为夫妇”。诗人想象他们一定也曾如同元稹在《连昌宫词》中所写的“上皇(玄宗)正在望仙楼,太真(杨妃)同凭阑干立”一样,在月光之下,共倚玉石阑干,但现在却只余明月,自去自来,而先帝贵妃,俱归寂寞,玉阑纵存,却更无人倚了。
味草编蒲见古今,慈帏八十臈雪深。人间頣养那堪似,月满精庐万古心。
放散衙曹小退安,闭门开架检书看。
檐前月色生寥寂,屋外风声长隙寒。
灰火拨愁头屡点,炉灯挑喜指频弹。
家人知我饮机动,大白梨花送夜阑。
徊翔卿寺棘,转漕楚江舟。忠厚临人大,勤劳结课优。
丹枝方习庆,梁木忽惊秋。天意宁无在,于门必有侯。
叶脱梧桐报早秋,旷怀岁月一登楼。眼前山色依然碧,槛外江声空自流。
西望岷山思故国,北怀渤海忆神州。重来欲问金陵事,举目凋零少旧游。
吹剑驱愁,挥杯劝影,湖上重与温存。一弄荒波,客来犹道閒身。
隔年缥缈钧天梦,傍清钟、忍断知闻。袖香熏,携向虚堂,还熨诗痕。
遮门不是閒烟水,洗秋心最苦,更托鹃春。小阁通明,夜深孤月寻人。
褰裳手把芙蓉朵,问目成、可记灵均。便从君,把臂黄华,相守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