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松江水急如箭,昔见画图今识面。百川应命争先趋,东注海门如赴战。
海波怒发驱潮头,战退吴松水倒流。江潮一日两相斗,万古不决犹寇雠。
江水清兮潮水浊,江水不似潮水恶。恶潮推出海中洲,堆积江面成山丘。
官忧水害难疏凿,横江四闸同时作。潮来下闸潮平开,闸内不通潮往回。
潮波怒息捲底去,闸门又见江波怒。闸上盘涡万阵分,闸下狂澜万骑奔。
万雷吼兮万鼓发,石走沙飞乱戈甲。黄河冲破华山根,健瀑擘开青玉峡。
人言水性险且凶,不知水与人情同。情涛识浪怒且愤,不在江潮在方寸。
水险尚可避,人险终难知。人争额额罔昼夜,水争尚有潮平时。
猜你喜欢
松江波万顷,桥倚碧云端。白鸟穿屏小,青天落镜寒。
夕阳明佛塔,秋色老渔竿。无限凭阑意,何时此挂冠。
回首尘寰去渺然,山中别是一风烟。
好乘晴色上高顶,要看清霜明月天。
暮天丝雨轻寒,二分春色看看过。梅花谢了,苍苔万点,香残粉污。
犹喜墙头,一枝娇袅,杏腮微露。算几回逗晓,朱阑独倚,悄只怕、东风大。
浮世名缰利锁。这区区、要须识破。沧波夜月,翠微云树,依然还我。
重结鸥盟,细听莺语,自歌自和。问黄沙飞镞,红尘走马,又还知么。
骏(jùn)马骄行踏落花,垂鞭(biān)直拂五云车。
美人一笑褰(qiān)珠箔,遥指红楼是妾(qiè)家。
我骑着高大健壮的良马踏步行走在落花上,手中的马鞭故意掠过华美的车驾。
车中美人笑着撩起珠帘,遥遥指向前方红楼说那是我的家。
参考资料:
1、葛景春.李白诗选:中华书局,2005:352页2、《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12月第1版,2011年4月北京第26次印刷
骄:指马高大健壮。直:特地,故意。拂:掠过。五云车:传说中神仙的座驾。这里指代华美的车驾。
褰:提起,撩起。遥指:有邀至其家之意。红楼:一作青楼。
诗的前两句写一位翩翩公子。“骏马娇行”,从马的“骏”写出人的风采;“踏落花”,表明是一次春游途中。陌上相逢,主人公的表现是“垂鞭直拂五云车”,马鞭直拂到她乘的五云车上。可见马与车的距离,马上人与车中人的距离之近,这是暗示主人公和美人本有情意,还是“误拂车”?“东明九芝盛,北烛五云车”(庾信《步虚词》)五云车是仙人所乘的车,不写人,但同上句一样,从车上的“五云”,女人的风姿可见。两句写出男女二人卓越不凡。
后二句是车上美人的一个小动作:她掀开缀有珠箔的车帘,浅浅一笑,纤手遥指远处的红楼:我的家就在那儿。开始描写美人,在路上遇到美人,美人冲自己一笑,互生情谊。为最后的一句作铺垫。并在最后一句转换角度,用第三人称的手法告诉读者:美人邀请自己。作者如果用第一人称写出来人们会觉得是作者在想入非非,第三人称则会让人感觉到作者兴奋的心情,从而增加了事情的可信度,别有妙处。
萍踪絮迹,邂逅相逢,一见钟情,在诗词中并不少见。张泌《浣溪沙》词中那个佯醉随车行的“太狂生”,他得到的是“慢回娇眼笑盈盈”。李商隐笔下的那对陌上相逢的男女,是“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无题》)。车声如雷滚滚而过,她因害羞用团扇掩面,一句话也没有说。这里的美人似乎介于上述两人之间的人物:她的举止不轻浮,也不羞羞答答;她不失端仪的抿嘴一笑,发出深情的邀请,落落大方,使人有似曾相识之感。诗虽属侧艳之作,但格调不俗,仍不失这类题材中的佼佼者。
岁去年来,思量人生,空自沈埋。既这回冬至,一阳来复,便须修炼,更莫疑猜。好个鼎炉,见成铅汞,片晌工夫结圣胎。人身里,三千世界,十二楼台。
周年造化安排。只在这些些真妙哉。要先擒日月,后攒星斗,黄庭中畔,化作琼瑰。谁会天机,分明说破,恰似江头雪里梅。丹成后,做些功行,归去蓬莱。
风急梳松堕碧钗,雨多及榻长青苔。
趁虚阿段阿稽去,挟册宗文宗武来。
不用张罗知寂寞,恐妨飞鸟乐徘徊。
侵寻老矣成何事,一日华严一卷开。
眼中十里是烟波,天遣江山助子多。自是玉堂挥翰手,不应此处久怀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