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昔帝辛,任志淫刑。三分失二,施然自矜。
唯周王发,纯心向贤。诸侯八百,虎贲三千。
大白帝辛,小白妲己。毋言臣分,寔示君轨。
武庚何圣,管蔡何惛。畴无父母,畴无季昆。
桀为不道,汤放南巢。周有桓文,以遏其骄。
秦政卑臣,二世而灭。䝟貐海宇,为千秋孽。
上严昊天,下严匹夫。黄屋左纛,曾为而躯。
今胡不乐,烹鲤炰雁。篪管嘈杂,众大称善。
天光渐倾,咸谓无归。纤阿受御,嗣其扬辉。
客有韩娥,偻行曼歌。哀激当心,涕泗滂沱。
斯为相国,卒霸秦世。晨朝百僚,夕送东市。
错衣朝衣,谓调兵食。忽见前后,森如霜戟。
哀乐矢催,当身乃知。酒不速沥,日昃之离。
猜你喜欢
来日大难,口燥唇干。
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经历名山,芝草翩翩。
仙人王乔,奉药一丸。
自惜袖短,内手知寒。
惭无灵辄,以救赵宣。
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亲友在门,饥不及餐。
如彼翰鸟,或飞戾天。
绕庭芳草燕差池,满院清阴树绿离。帘捲不知西日下,自持閒客了残棋。
向晚云晴无限好,船头又见乱堆蓑。却无尘世利名厌,尽是市朝兴废歌。
全宅合来居水泽,此身常得弄烟波。肥鱼美酒尤丰足,自是幽人不愿过。
绿艳闲且静(jìng),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qǐ)知心。
红牡丹的绿叶在悄悄地舒展,红牡丹的花色有鲜有暗。
面临凋零,牡丹愁肠欲断,请问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参考资料:
1、杨文生.王维诗集笺注: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745-746
2、张天定.花鸟诗词欣赏: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42-43
3、郭绍林.隋唐历史文化续编·唐五代牡丹诗词译注: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377
绿艳:指碧绿鲜艳的叶子、闲:通“娴”,文雅的样子。红衣:指红色的牡丹花瓣。浅复深:由浅到深。
愁欲断:形容伤心到极点。心:牡丹花内心所想。
“”这两句先侧重写牡丹枝叶的状态和花的色彩。诗人以人写花,说碧绿鲜艳的牡丹叶,簇簇拥立,多像一个身着绿妆娴静文雅的少女;那色彩时浅时深错落有致的红色欲滴的花片,又像少女的衣裙。开首这两句,诗人把美人和牡丹融为一体,写的是牡丹的外部形象。
“”这两句是写“牡丹仙子”的内心世界,说花儿似乎也有情感,也有愁。因为牡丹花与春天同在,在美好的春天里,牡丹花娇嫩妩媚,姿容娟秀,清香万里,占尽了春情。然而,春天不能永驻,谁也无法挽留,这正是牡丹的愁心所在。它深知自己的芳香美色只能与春天同在。春天一去,它就会调零衰败,渐渐枯萎。因此,人们只知道欣赏春色,欣赏牡丹花的鲜艳,而不知道它的一片愁心。
这首诗以美人喻花,意境优美,耐人玩味。在用字造句上,更是煞费苦心.以“绿艳”衬托“红衣”,使牡丹显得娇媚动人。作者不明言自己愁春光易逝,愁红颜易衰,而让花儿自愁自哀自伤自叹,真是翻奇出新,别有一番情致。全诗把牡丹花写得有血有肉有情感,达到了意境上的神化和形象化,是一篇较好的咏物诗。
杖藜寻胜复中休,不比红尘走燕骝。
幽趣未穷随雨断,高情无尽与云浮。
冥冥深树秋犹暗,猎猎新蒲暖更柔。
老去行藏甘一壑,不须重广畔牢愁。
今朝花港。邀几个青年,同游共赏。冒雨观鱼,几盘小菜,且为老夫添量。
七一到头未老,算只是年方壮。饭量大,小诗胡涂点,有些痴样。
无状。思想影响乱弹琴,知否教人惘。辜负年华,空悲逝水,好在四肢无恙。
艺苑怪风奇浪,气势似高千丈。问君等,谁是中流砥,力能抵挡。
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常怪偏裨终日待,
不知旌节隔年回。欲辞巴徼啼莺合,远下荆门去鹢催。
身老时危思会面,一生襟抱向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