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合孤城势已危,少年胆气更输谁。
一挥晕散天边月,知是渔阳豪侠儿。
猜你喜欢
向夕临大荒,朔(shuò)风轸(zhěn)归虑。
平沙万里馀,飞鸟宿何处。
虏(lǔ)骑猎长原,翩(piān)翩傍河去。
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
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
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
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
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
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
长风金鼓动,白露铁衣湿。
四起愁边声,南庭时伫立。
断蓬孤自转,寒雁飞相及。
万里云沙涨,平原冰霰(xiàn)涩。
惟闻汉使还,独向刀环泣。
大荒:指极其偏远荒僻的地方。朔风:北风。轸归虑:意为归家的思虑使人心痛。轸:痛。
虏骑:指塞北匈奴骑兵,此处指突厥等少数民族骑兵。翩翩:形容马骑轻疾的样子。
边声:边地所特有的声响。海气:指湖泊上的雾气。
定远:指定远侯班超。
行路难: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
角弓:指用兽角装饰的硬弓。持弦:张弦。
龙城:匈奴单于祭天的地方,在今蒙古国境内。
金鼓:分别指钲和鼓,是古时军中用于号令的两种乐器。
南庭:指南匈奴单于的住处。
蓬: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这组诗共两首,第一首诗表达了一位投笔从戎多年的老战士因功业志向难酬而产生的一时懊悔之情。前八句主要写傍晚边塞的荒凉景象,写得情景交融,凄凉孤寂。最后,诗人借用典故,抒发了功业难成,歧路彷徨的矛盾心情。“悔”虽是一时激愤之语,但细细体味,亦在情理之中,传达出更多的辛酸与无奈。
第二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边塞征战中的思归之苦。诗人用凝重的色彩描绘了战争的惨烈与悲壮及边塞萧索荒凉的风光景物,在景物描写中寄寓了长年戍边征战的将士们的思乡情结,写得苍劲旷远,意蕴深长。语言的锤炼,更是炉火纯青,在一系列极意铺陈之后于篇末点出戍卒的思归之情,读来更为撕心裂肺,凄怆感人。
弭节结徒侣,速征赴龙城。单于近突围,烽燧屡夜惊。
长弓挽满月,剑华霜雪明。远道百草殒,峭觉寒风生。
风寒欲砭肌,争奈裘袄轻。回首家不见,候雁空中鸣。
笳奏遝以哀,肃肃趣严程。寄语塞外胡,拥骑休横行。
少年胆气粗,好勇万人敌。仗剑出门去,三边正艰厄。
怒目时一呼,万骑皆辟易。杀人蓬麻轻,走马汗血滴。
丑虏何足清,天山坐宁谧。不有封侯相,徒负幽并客。
酒姥溪头桑袅袅,钱塘郭外柳毵毵。
路逢邻妇遥相问,小小如今学养蚕。
西邻年少问东邻,柳岸花堤几处新。
昨夜雨多春水阔,隔江桃叶唤何人。
满城文武欲朝天,不觉邻师犯塞烟。唐主再悬新日月,
蜀王难保旧山川。非干将相扶持拙,自是君臣数尽年。
古往今来亦如此,几曾欢笑几潸然。
至旦再期矣。夹谷按察签事行部,识拔于稠众人中,使下六邑,按问脏状,阅实以闻,自此声誉猎猎如日起。壬午秋,省台檄交至,君奉命以往,阅岁而后归,归则诸公已列剡交荐矣。C42F麾载道,凡六七年间,蒙被休泽,而歌颂勋德于祖帐之下,骈肩累迹,不特如老书生一人而已。酌钓濑之泉,磨锦峰之石,固不足以形容伟绩。濡毫染茧,为赋八声甘州,姑记其际遇之私,依恋之情云尔。试使善歌者为我歌之,当使送君短长亭下者,皆为君堕泪也。
对千峰未晓,听西风、吹角下谯楼。拥貔貅千骑,旌E754十里,送客芳洲。曾是灯棋月柝,赞画坐清油。折尽长亭柳,莫系行舟。
忆昔相逢何处,看飞鸿雪迹,休更回头。百年心事,长逐水东流。愿君如游龙万里,我如云、终泊此林丘。相思梦,明年雁到,尚讯南州。
婆娑恋酒山花尽,绕缭还家水路通。转楫拟从青草岸,
吹帆犹是白蘋风。淮边欲暝军鼙急,洛下先寒苑树空。
诗句因余更孤峭,书题不合忘江东。
使君高宴出红梅。腰鼓揭春雷。更将红酒浇浓艳,风流梦、不负花魁。
千里江山吴楚,一时人物邹枚。
软金杯衬硬金杯。香挽洞庭回。西溪不减东山兴,欢摇动、北海樽垒。
老我天涯倦客,一杯醉玉先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