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郭里谁怜汝,涕水亭边最忆君。
此日谢安团扇上,无人为画敬亭云。
猜你喜欢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xiù)。
应花期而来的风哟,你虽来了,但人已离散去,全不像那花儿依旧。人到春来瘦,等候着心上人,倚门盼归,折断了门前杨柳。
上天赋予了人多情的心,却不肯给予长相守的机会。自你我分别后,伴随我的,只是相思的泪、浇愁的酒,沾湿了我的双罗袖。
参考资料:
1、诸葛忆兵编选,晏殊晏几道集,凤凰出版社,2013.03,第245页
2、王洪主编,唐宋词精华分卷,朝华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315页
花信:花开的风信、消息。古人将春天分为二十四番花信,即二十四番花信风,各种名花按花信顺序开放。
“天与”二句:谓上天赋予了多情之心,却不肯给予长相守的机会。分飞:离别。
这又是一篇思妇之词。先说花开有信而人归无期,相比之下,产生了怨恨之情。继而说“又成春瘦”,因伤春而瘦,非只今年、去年、前年,乃至更早,就已是逢春必瘦了,可见伤春之长久而且深沉。其实,致瘦之因,伤春是表面的话,伤离才是真情。每年春天,柳梢青青,而“留”人不住,“柳”徒增恨,顺手折之,以表盼望游子归来之心意,不料三折两折,竟把门前的柳枝都折尽了。
过片,从尤人进而怨天,“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这是怨恨老天爷自相矛盾,既使人多情,又不使人相守,多情与相守不能兼得,因而引出离别相思之苦。这里所表达的怨情是更深一层的了。
最后说到排遣愁苦的做法。借酒浇愁的话并未明说,只说“泪痕和酒,沾了双罗袖”,这里面已经包含着“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意思,泪和酒已然混为一体,以罗袖扭之,故而沾湿。当然,这样写来,既是强调,也是夸张,而所表述的情意却是真挚的。
飞扬跋扈今安取,放浪酣歌亦所长。曾醉西湖春色否,传声江上问诸郎。
萧索西风独倚楼,殊方落日正悲秋。忽逢杯酌成嘉会,似为风尘慰倦游。
一醉浑忘身是客,微名真与世同浮。相酬不尽乡园意,徙倚堪消万斛愁。
摇落乡心属暮秋,王郎真合古人求。终宵对月烧茶灶,竟日临江上酒楼。
雁外山低黄叶路,日边帆去白蘋洲。江流漠漠天如水,图画何曾尽别愁。
避地侨居泖水滨,相看白发与时新。好山登眺无多处,荣宦归来有几人。
鸡黍会多谈笑数,芝兰气合性情真。莫年我辈须行乐,莫遣蹉跎过一春。
年来念尔劳王事,塞役冲寒两度违。雨露喜迎新使节,风尘愁见旧征衣。
春先豳谷花应发,腊尽函关雁不飞。到日从容登华岳,凭高一览汉京畿。
夜雪犹飘天目峰,晓晴先暖太清宫。
云翻孔雀金花碧,日射鸳鸯玉瓦红。
百辟焚香官柳影,一鸦飞立殿檐东。
仰瞻九圣联龙衮,万岁千秋对昊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