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道是没空庭,不道诚斋敞更明。
万里青天元是水,半轮皎月忽成冰。
只今夏热已如此,若到秋高何似生。
玉兔素娥兼老子,三家一样雪鬅鬙。
猜你喜欢
庭(tíng)户无人秋月明,夜霜(shuāng)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寂静的前庭空无一人,只有秋月仍旧明亮。夜里的清霜将要落下,空气中也充满了清朗的气息。
梧桐树矗立在庭前,也不甘就此衰落。树上的梧桐叶迎风摇摆,发出了些许声音。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气:气氛。清:冷清。
甘:甘心。
此诗作于晚年,写景中有寄托。
这首秋夜即景诗,上联写景,突出了清幽寂静之意;下联景中寓情,用残叶迎风尚有声响来抒发“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胸怀与抱负,诗写得苍凉悲壮,雄劲有气势。
此诗写秋风残叶,却不写其衰飒败落,而突出其不惧风寒的神韵。此与苏轼一派在哲宗绍圣时期所受苦难的历史背景有关,也是宋代士人的孤高品格的象征。这也是一种人文意趣。
忆子少年时,肺喘疲坐卧。
喊呀或终日,势若风雨过。
虚阳作浮涨,客冷仍下堕。
妻孥恐怅望,脍炙不登坐。
终年禁晚食,半夜发清饿。
胃强鬲苦满,肺敛腹辄破。
三彭恣啖啮,二竖肯逋播。
寸田可治生,谁劝耕黄糯。
(新法方田谓上腴为黄糯。
)探怀得真药,不待君臣佐。
初如雪花积,渐作樱珠大。
隔墙闻三咽,隐隐如转磨。
自兹失故疾,阳唱阴辄和。
神仙多历试,中路或坎坷。
平生不尽器,痛饮知无奈。
旧人眼看尽,老伴余几个。
残年一斗粟,待子同舂簸。
云何不自珍,醉病又一挫。
真源结梨枣,世味等糠?。
耕耘当待获,愿子勤自课。
相将赋远游,仙语不用些。
无邪公文天所赞,汩汩词源倒河汉。一篇新出纸为贵,万国争传金可换。
晚节投荒无芥蒂,毕景著书自娱玩。天之所宝雷电取,渠不爱惜风雨散。
两河漕僚真好事,五筦遗文尽堆案。似闻倾盖剧推许,亲以削牍定真赝。
分传饷我枉银钩,贫室骤惊满珠贯。无坫共推玉界尺,争求当置铁门限。
世人不识蔡伯喈,欲问图书觅王粲。
君来路,我归路,路上风光君细数。总来十八短长亭,一日一亭君莫苦。
前年糶麦得疋布,糠妻一衫侬两袴。
去年县公索浇赋,剥袴贳钱寄官库。
一袴着穿两膝露,餮虱爷孙浩无数。
昨朝作劳汗如珠,脱挂田头老桑树。
仓茫失收红日暮,偷郎不惜持将去。
老来还我扶犁手。想豪气、十分已无九。都把济时心,分付与、一时英秀。
还自笑,潦倒犹堪殢酒。从前枉被虚名负。何似尊前贤圣友。
纤手斫金齑,一嚼不妨时嗅。颓然醉,卧印苍苔半袖。
登楼复登楼,古月缺复满。
美人天一方,眷眷衣带缓。
沉吟向空窗,□□席不暖。
跬步隔千里,夜冷愁梦短。
卷纸难与伸,回肠终欲断。
何当御飚轮,相从事萧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