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华落落共称贤,阙里衣冠奕世传。明日驰心千里外,何时聚首五云边。
停鞭谩酌青尊酒,看剑重歌白雪篇。相府平安遥致问,秋风旅雁正翩翩。
猜你喜欢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chuí)毁之,钟况(kuàng)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jù)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bèi)也!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则:但是。负:用背驮东西。锤:槌子或棒子。况然:形容钟声。遽:立刻。悖:荒谬。恶:害怕。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总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都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的人对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客观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难穷林下趣,坐使致君恩。术业行当代,封章动谏垣。已明邪佞迹,几雪薜萝冤。报主深知此,忧民讵可论。名将山共古,迹与道俱存。为谢重来者,何人更及门。
风花不自知,高下逐风飞。故有多情处,时来点客衣。
仙源应在晴溪侧,弄雪吹香不忍归。
空青千仞玉嵯峨,点染何曾费墨多。不是分云来华岳,也应洗笔到银河。
斜阳屋后深深巷,积雪林间小小坡。飞溜一枝苍涧侧,令人翻忆考槃阿。
何物谯周口似簧,几年汉帝手牵羊。
纷纷蜀土祠诸葛,香火曾分北地王。
小门一径柳垂丝,帘下垂裾话别离。却问归来是何日,海榴如火烧高枝。
琅琊门第旧称雄,握手翩翩大令风。函谷云霞新紫气,燕台日月旧青宫。
竹枝赋就徵才子,桃叶歌成教短童。闻道瑶池开燕日,万花如绣簇帘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