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平二十六,少年气太矜。魏武鼠雀之,而且以为能。
孔杨大小儿,何又不自胜。大约名鹦鹉,难避弋者矰。
杀之而又悔,不及刘景升。挝鼓色不变,一座尽嗟称。
赋才不赋命,可杀不可陵。芳草何萋萋,生意何淩淩。
供奉有识人,高踞第一层。
猜你喜欢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mí)衡。
黄祖斗筲(shāo)人,杀之受恶名。
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
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
鸷(zhì)鹗(è)啄孤凤,千春伤我情。
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平。
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
至今芳洲上,兰蕙(huì)不忍生。
魏武帝治理的是整个天下,在他眼里,祢衡只是一只蚂蚁。
黄祖则是一个斗筲的小人,杀掉祢衡遭到千古的骂名。
祢衡曾在吴江即席写作《鹦鹉赋》,落笔便压倒在座的群雄。
字字铿锵如金玉,句句飞动似云龙。
不幸这只孤凤竟死在恶鹰的血爪下,这一千古悲剧使我伤情。
如同五岳在胸中,心中的起伏怎能平?
祢衡才高为什么得不到施展?只因见识短浅而丧失了性命。
就是因为他的孤芳自赏与刚傲,鹦鹉洲上至今不见兰蕙的踪影。
参考资料:
1、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36-837.
魏帝:魏武帝曹操。祢衡:东汉末名士,字正平。《后汉书》有传。鹦鹉洲:长江中的一个小洲,遗址在今湖北武汉汉阳西南。
黄祖:刘表部将,任江夏(今武汉武昌)太守。斗筲人:谓小人。
“吴江”句:指祢衡在黄射大会宾客宴席上作《鹦鹉赋》。
鸷鹗:一种猛禽。喻黄祖。孤凤:喻祢衡。千春:语出梁简文帝诗:“千春谁与乐。”
天刑:语出《国语·鲁语》:“纠虔天刑。”
芳洲:语出《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诗的前四句,首先从刻画祢衡落笔,写他的性格和悲惨的遭遇。曹操经营天下,显赫一时,而祢衡却视之为蚁类,这就突出地表现了祢衡傲岸的性格。黄祖是才短识浅之徒,他杀了祢衡,正说明他心胸狭隘不能容物,因而得到了恶名。
接着四句,举出祢衡的名作《鹦鹉赋》,极赞他的杰出才华。这样一个才华“超群英”的人,命运却如此之悲惨,令人极为痛惜。于是引出下面四句。诗人对祢衡的遭遇愤然不平,他把黄祖之流比作凶猛的恶鸟,而把祢衡比作孤凄的凤凰。祢衡被残杀使诗人哀伤不已,心中如五岳突起,不能得平。
继愤激之情而来的是无限的哀惋。最后四句,诗人为祢衡的才华不得施展而惋惜,为他的寡识冒刑而哀伤。结句把兰蕙人格化,赋予人的感情,似乎兰蕙也为祢衡痛不欲生了。
诗中刻画人物十分精炼,抓住人物特征,寥寥几笔,以少胜多,突出了祢衡孤傲的性格和超人的才华。这两点是祢衡的不同凡响之处,也正是李白所引为同调的。诗中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表现出强烈的感情色彩。他把黄祖之流比作“鸷鹗”,对凶残的权势者表示强烈的憎恨;把祢衡誉为“孤凤”,爱慕、怜惜之情溢于言表。由于恰当地运用了这些艺术手法,全诗形象鲜明,感情深沉而含蓄。
秋山瘦嶙峋,秋水渺无津。
如何草亭上,却欠倚阑人。
才喜新秋不自胜,岂期烦暑转相仍。微风小动炉中出,虚阁高凌甑里蒸。
汗浃徒劳白羽扇,肺乾空想玉壶冰。翛然欲奋凌风翼,汗漫清虚去未能。
妙喜胸中流出底,重华天子手亲书。
大千俱坏此不坏,别板刊行亦听渠。
太清虚皇玉景经,琅函琼笈秘始清。囊以云锦金钿扃,四神守卫诃百灵。
中夜一气存黄庭,玄霜琼膏灌子形。方瞳绿发魂魄宁,上寿千岁下百龄。
天书夜降敕六丁,控驾三素乘风泠。凤笙龙管超冥冥,扬旌抗旆耀飞星。
八威吐毒驱电霆,掷火万里流金铃。仙人拂石劫不停,笑视人世风中萤。
世閒醉梦纷膻腥,三尸调汝丹田螟。有如尾闾泄沧溟,一朝神离鸟飞瓶。
涪翁书法出兰亭,名书此经实自铭。开卷恍然如酒醒,养生新发庖丁硎。
黄涂亘东西,六龙驾天车。一驰濛泛间,百计无柰何。
弯弓倚扶桑,抗手招阳戈。浮云徂我前,逝鸟鸣相过。
凤凰愁丹山,溟海日夜波。行行欲安之,念此纷滂沱。
舍家来就白云居,判作山人那羡鱼?月上未妨龛火烬,梅开差有瓮醅储。
半楼雪意供蒲褐,一路松声迓竹舆。莫笑瞿昙风味似,正须相视印如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