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灏气连山区,贵游子弟行相娱。崇光艳色凌丘隅,景物似与寻常殊。
文鱼泳跃珍禽呼,金池琼岛周模糊。老树眩若红珊瑚,被服绮丽云霞敷。
冠履美好玉带纡,雕鞍宝马交通衢。青黄赤白紫驳卢,骥騄骝駥騋騊駼。
矫如游龙捷飞狐,一一尽是千金驹。上骑五色馀仆夫,窄襟短后缨曼胡。
矬帻隘袖杂裯襦,锦囊绣襆垂流苏。武仪文具步技俱,负乘总是苍头奴。
想当初筵列行厨,新丰美酒千斛沽。兴来一饮三百壶,出门初旭归及晡。
去已矜肆归豪粗,一人醉俛先群徂。一人却顾回头颅,一人偃促思长驱。
一人酣偻如曲瓠,中有甚者双夹扶。垂首鞠背同擒俘,行从辐集高阳徒。
瓶倾罍罄恣啜餔,叫呶突兀口嗫嚅。蹙立睥睨行连
猜你喜欢
宿雨洗秦树,旧花如新开。池边草未干,日照人马来。马蹄踏流水,渐渐成尘埃。鸳鸯不敢下,飞绕岸东西。此地喧仍旧,归人亦满街。
千古兴亡我自知,一家消息又何疑。古来圣哲少才子,世乱英雄多义儿。
靖节少陵能自解,孔明王猛使人悲。只虞错改金根字,焉用城南劝学诗。
宫庭白日静相宜,铃索无声谩自讥。云近帘栊秋影薄,香飘殿阁晚风微。
典谟事业千年册,黼黻文章五色机。每叹小臣怀补报,寸衷何计达宵衣。
落日暝云合,客子意如何。定知今日,封六巽二弄干戈。四望际天空阔,一叶凌涛掀舞,壮志未消磨。为向吴儿道,听我扣舷歌。
我常欲,利剑戟,斩蛟鼍。胡尘未扫,指挥壮士挽天河。谁料半生忧患,成就如今老态,白发逐年多。对此貌无恐,心亦畏风波。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词篇。词中深刻的表现了作者要一扫胡尘的爱国思想感情。
上片写作者在旅途中冒着大风浪渡河的所见和所感。沙子,即沙水,今称明河。开头“落日暝云合,客子意如何。”落日黄昏,阴霾满天,描绘出作品所需要的氛围。客子,是作者自称。又有什么办法呢?“定知今日,封六巽二弄干戈。”遇到了坏天气,雪神和风神要大动干戈了。封六,古代传说中的雪神;巽二,古代传说中的风神,唐代牛僧孺《玄怪录》载:萧志忠欲出猎,群兽求哀于山神,云:“若祈封六降雪,巽二起风,即不复游猎矣!”(引自《太平广记》卷四百四十一)“四望际天空阔,一叶凌涛掀舞,壮志未消磨。”环顾四周,天际空阔,一叶小舟,在大风恶浪的冲击下,在波涛中随水流荡。尽管这样,作者的雄心壮志仍未消磨:“为向吴儿道,听我扣舷歌。”在狂风恶浪中,一位稳坐“钓鱼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壮士的形象,屹立在读者面前。这里,寓意双关,描写的是大自然的现象,也是当时南宋政治形势的写照:朝廷主和派掌权,如黑云压顶,抗战复国的抱负不能实现。但作者仍不甘心,他还在奋力搏斗,努力抗争。
下片抒情,作者抒发了自己的爱国壮志得不到伸展的愤慨和忧忿的心情。过片“我常欲,利剑戟,斩蛟鼍。”紧接上片,抒写自己的壮怀,时刻不忘参加抗战。利剑戟,使宝剑和长予发生作用;斩蛟鼍,把蛟龙、扬子鳄都杀掉,这里用以比喻金统治者。
接着,作者抒发壮怀:“胡尘未扫,指挥壮士挽天河。”壮志未酬,金人侵占的地区尚未收回,还需要我力挽狂澜,报效国家。但是,“谁料半生忧患,成就如今老态,白发逐年多。”然而,“对此貌无恐,心亦畏风波。”所担心的仍然是国家的动乱。“风波”,比喻国势的动荡不安。词作充分反映了作者的一片爱国赤诚。
李处全的词作不多,但也有少数词作表现了抗敌爱国的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水调歌头》,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枯藤日日倚空林,金玉天涯绝信音。水部多情佳句及,子山无恙小园深。
自招明月三秋色,不动浮云万里心。回首多君能吏隐,竹斋灯火亦微吟。
容易年光斗柄东,萧条客舍酒樽空。雪消已减乘舟兴,寒重翻添闭户功。
古道尘埃多去马,故人书信少来鸿。新礼逆旅知无伴,何惜西斋一笑同。
从洛到许巍巍。
曹公忧国无私。
减去厨膳甘肥。
羣僚率从祁祁。
虽得俸禄常饥。
念我苦寒心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