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作燕台客,君归思欲狂。双鸿驰海岸,独马倦河梁。
故国兰苕近,新斋苜蓿长。昆冈偕片玉,献岁到明堂。
猜你喜欢
听元宵(xiāo),往岁喧(xuān)哗(huá),歌也千家,舞也千家。听元宵,今岁嗟(jiē)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这天晚上,民间有挂彩灯,观彩灯的习俗。今岁嗟呀:今年到处都是叹息的声音。闹红尘:尘世热闹。香车宝马:豪华的车马。消乏:消沉,贫乏。
这首散曲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小令描写了往年元宵节的热闹、欢乐气氛,同时又写了写作当年元宵节的冷清,百姓的愁怨。今昔对比,反映出明代国家日渐衰败,百姓生活每况愈下的情形,对老百姓的苦难生活深表同情,对官府的残酷统治表示强烈不满。
此曲用“今岁”、“往岁”的对比手法,描写了元宵节冷落的景象。“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正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的实况和广大人民对反动统治的愤懑情绪。据《尧山堂外纪》载:“弘治、正德时,‘高邮元宵最盛,好事者多携佳灯美酒,即西楼为乐。……后经荒岁苛政,闾阎凋敝,良宵遂索然矣。’”这段话正可做为这首小令的最佳注脚。
谁知真宰执天端,天运无私造化宽。是物向荣皆锐意,莫于春色办蒿兰。
夜诵都忘浪枕喧,尔家江月旧楼存。
新来转使朝宗近,目送风帆到海门。
危栏偶向醉时凭,风碾寒流碎玉绳。亭下何人夜吹笛,一篷残雪盖渔镫。
数点润芽雨,一缕醒花风。绿波凝伫鸿影,天际幻飞龙。
探海银鳞胜雪,雾里奔来似电,矫首舞青空。唤我同归去,长伴水晶宫。
振云翮,追彩凤,渡轻虹。遍游仙苑瑶殿,甘露洗尘容。
题句香侵云帕,筑室情留红豆,回首雨烟浓。啼鸟一声听,犹立小湖东。
只尺佳人不见之,翻缘不见更相思。
江城寂寂花朝雨,常记君来是病时。
贫贱休嗟隐者骨,山家乐事在樵渔。茹毛时御皇初膳,营窟长安帝世居。
浩荡乾坤舆盖共,广长江汉瑟琴舒。客来如论元纁事,笑指飞鸿过太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