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百级上莓苔,樵者峰头唤不回。何似归寻胡伯子,石屏霞谱为君开。
猜你喜欢
当年仙诀妙通神,下子蟠桃十度春。一自移居兰水上,烂柯岩畔更无人。
一局才从石上看,人间千日已阑珊。何如共载溪头酒,剩作平原百遍欢。
早讶年年狂士来,每来亭上独徘徊。
山应又喜添知己,去後山容似死灰。
出处殊涂听所安,山林何得贱衣冠。
华歆一掷金随重,大是渠侬被眼谩。
这首诗批评重山林隐士诗轻贱台阁仕宦诗的现象。方回《瀛奎律髓》崇尚“格高”,即古代知识分子所谓嶙峋傲骨、孤芳自赏的精神风貌,认为台阁仕宦都是脑满肠肥、道貌岸然、功名利禄熏心、仁义礼智满口之徒的卖弄学理、琢句雕章以欺世盗名,往往偏重江湖道学,或有借以自重。元好问借质疑三国时华歆掷金的典故对这种现象提出了质疑。
两山如龙翔,蜿蟺百余里。长城亘其上,乱石相角犄。
巍巍帝王都,有成斯有毁。何论穷荒地,千年泣残垒。
筑城声犹悲,垣堞已倾圮。所嗟秦人愚,贾怨徒劳尔。
新城屹金汤,盛代车同轨。筑不假民力,工费皆官庀。
宽仁高百王,汪泽唐虞比。内外方一家,岂藉防奸宄。
庶以壮观瞻,威灵震远迩。我登城上望,惊砂蔽天起。
云黯孤日黄,霜严百卉死。一视但茫茫,峰峦势未已。
百夷争效顺,驼马纷填委。河流荡山来,激迅齧城址。
入塞折复出,汇作白河水。望洋趋巨壑,朝宗正如此。
关吏招我饮,潼乳亦甘美。其长八十余,矍铄矜动履。
自诉征战劳,回首逾三纪。曾逐八千卒,歼虏数倍蓰。
裹粮常不继,酸风射眸子。疮痏犹在体,筋力嗟痹痿。
幸蒙浩荡恩,月支太仓米。感此再三叹,上马仍徙倚。
时平壮士老,临风徒抚髀。
雪飘怅难行,室尔阻相觅。不畏风色严,畏此雪上迹。
柳眼啼烟花泣露,聚碧围红,扶得东风住。一夜无情榆荚雨,天明和泪归南浦。
春去春来年几度,芳草迷空,遮断行人路。莫遣飞花随絮舞,天涯漠漠无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