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十载尚飘蓬,买宅新来沱水东。价值半从朋辈借,生涯岂得世人同。
藏书山凿几千窟,种药园开二百弓。我住沧洲路不远,他年访尔与梁鸿。
猜你喜欢
驾言东南游,午饭投僧馆。
山白梅蕊长,林黄柳芽短。
笭箵沙际来,略彴桑闲断。
春映一川明,雪消千壑漫。
鱼随竹影浮,鸟误人声散。
翫物岂能留,干时吾自懒。
谦虚久已得民心,三尹西都惠爱深。一自安车朝阙去,万人侧耳听归音。
檐前蔽日多高树,竹下添池有小渠。
山客野僧归去后,晚凉移案独临书。
风标雅合对词臣,映砚窥窗伴演纶。
忽发一枝深谷里,似知茅屋有诗人。
爱君如爱天,事君期尽年。妾意无虚假,君看塘上篇。
鬓丝殊觉老,泪血更伤春。
阅世元如梦,除天总是尘。
有心躭传癖,无意媚钱神。
坐怪三衢守,书来不到闽。
百啭(zhuàn)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鸟千啼百啭,随着自己的心意在林间飞动,在那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穿梭。
现在才知道: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远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参考资料:
1、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89.
2、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59.
3、黄进德.欧阳修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88.
啭:鸟婉转地啼叫。随意:随着自己(鸟)的心意。树高低:树林中的高处或低处。
金笼:贵重的鸟笼,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条件优越的居所。百啭千声:形容画眉叫声婉转,富于变化。始知:现在才知道。不及:远远比不上。
这是一首咏物诗,既不同于咏花赏乌的消闲之作,又有别于一般咏物寄情的诗,它本是一首含有深邃理趣的哲理诗。诗中通过对画眉乌自由生活的赞美,抒发了诗人贬官外任后的忧郁情怀。表现了诗人向往和追求自由生活的热切愿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束缚个性、压抑人才的种种拘系与禁钢的强烈憎恶和否定。
欧阳修的《画眉鸟》,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滁州,写作此诗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最后,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前二句,通过声音与色彩的对比,描绘出山林中一种自由无拘、生机勃勃的景象:画眉乌自由自在,鸣声婉转动人,其生存环境又是那样美好。作者这种写法的真正用意,在于和后二句构成鲜明的对比。而后二句又通过“金笼”与“山间”的对比,说明了“锁向金笼听”远远不如“山间自在啼”的歌声优美,其原因就在它受到拘禁,失掉了自由。这样,“锁向金笼”四个字,与前二句描写的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诗人由此抒发了深长的感慨,呼唤自由,歌唱自由,追求自由,使自由成为全诗的主旋律。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对照分明,反差强烈,有利于突出诗歌的主旨。
这首诗情景结合,寓意深远,反映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