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霭瑶坛恭蒇事,帝真幢节控神飙。朱陵紫府传丹检,白鹤青鸾下碧霄。
翅影乱随幡影飏,吭音浑与玉音调。众眸瞻睹同称赞,孰谓仙禽不可招。
猜你喜欢
泠(líng)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sài)云中,人随落雁西风。唤取红襟(jīn)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水声清幽悦耳,彻夜回荡,但谁又是它的知音呢?前朝如梦,边愁难写。
极目望去,天边的云中.征人与征雁同行于秋风之中。如此悲凉之景,让人不禁伤怀,只好唤来歌女消愁,不要让英雄热泪轻易落下。
参考资料:1、(清)纳兰性德著;田萍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04:283-284页2、(清)纳兰性德著.家庭书架纳兰词:南海出版公司,2013.10:82页。
泠泠:形容水流声清脆。
关塞:此处泛指边关之地。极天关塞云中,人随落雁西风:这句写居庸关的形势极其险要。唤取红襟翠袖,莫教泪洒英雄:化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倩何人唤取,红襟翠袖,揾英雄泪”。红襟翠袖:指歌女。
此篇为行役塞上之作。词中抒发了关塞行役中的“边愁”及词人的兴亡之感。
词作由冷冷水声起兴。用“冷冷”形容流水的清脆悠扬,自是十分精当,化用了陆机《招隐诗》中的名句“山溜何冷泠,飞泉漱鸣玉”,也就十分自然。然而唐刘长卿曾作过一首《听弹琴》诗,里面也有“冷冷”二字:“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可见这“冷冷”既可以形容流水,亦可以描述琴声。此处词人正是由潺潺的流水声联想到泠泠的琴声,从而发出“谁是知音者”的疑问。
“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鸣琴一样的水声勾起的不仅仅是知音难觅的慨叹,还有前朝如梦、边愁难写的无端意绪、种种悲感。至此,整个上阕,都是从听觉上引来的愁情落笔。
下阕转而从视觉、从眼前景上进一步渲染这种愁情。“极天关塞云中,纳兰只能与大雁”,“极天”言关塞之远,“云中”谓关塞之险,皆出之于夸张之辞。这样险要的边关之地,自然是极其寥廓辽远的。“唤取红襟翠袖,莫教泪洒英雄”,结尾二句,由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词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化出,自然浑成,表达了难以名状的孤独寂寞的情怀,深切感人。
该词抒发了词人关塞行役中的“边愁”,并将此愁书于壁上。上片由水声泠泠起笔,慨叹知音难觅、前朝如梦,这是落笔于听觉上激发的愁情。下片写景后抒发感情,从视觉及眼前景更深层地渲染这种愁情,自然流畅,感叹孤独寂寞的情怀难以言明。全词气韵苍凉,表达了词人“英雄寂寞”的情怀。
瓜瓠成时肆割烹,芰莲相属足逢迎。
扫宽堂庑嚣烦解,汲冷盆壶頮濯清。
畏景贤愚殊苦乐,凉飚遍洒不堪名。
倦禅谩许絺衣挂,秋朔逍遥竹几横。
贱贫众所恶,而乃士之常。束书返故园,结屋瞰清江。
稍种门前柳,亦种墙下桑。深居观元运,外物徒扰攘。
达人无不可,用行舍则藏。固哉亚父辈,赤心龙战场。
剑术岂不精,奈何天命王。
巫咸不可问,独醒近何如。五岳图空负,三湘泪未疏。
名收党人籍,章入史臣书。客莫歌哀郢,猩猩傍谪居。
三伏炎宵困郁蒸,揽衣盘礴敞閒庭。自移冰簟邀明月,卧看银河倒列星。
竹树繁阴薄沆瀣,乾坤清气入襟灵。蓐收按节明朝至,先落梧桐一叶青。
文明化洽天地清,和气氤氲孕至灵。瑞雪不散抱层岭,
阳谷霞光射山顶。薙草披沙石窦开,生金曜日明金井。
虞衡相贺为祯祥,畏人采攫持殳戕。羊驰马走尘满道,
郡邸封章开建章。君王俭德先简易,赡国肥家在仁义。
山泽藏金与万人,宣言郡邑无专利。闾阎少长竞奔凑,
黄金满袖家富有。欢心蹈舞歌皇风,愿载讴歌青史中。
词场海内旧知名,到处烟花月旦评。若使维摩天女在,白莲将赠古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