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阑閒拭目,列岫散浮阴。鹜带残霞断,风飘落叶深。
簪花三五客,倚竹短长吟。独鹤归来晚,钟声出梵林。
猜你喜欢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zhà)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zhāo)恨,离杯惜共传。
自从和老友在江海分别,隔山隔水已度过多少年。
突然相见反而怀疑是梦,悲伤叹息互相询问年龄。
孤灯暗淡照着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漂浮着云烟。
明朝更有一种离愁别恨,难得今夜聚会传杯痛饮。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63-264.
2、蘅塘退士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31.
江海:指上次的分别地,也可理解为泛指江海天涯,相隔遥远。几度:几次,此处犹言几年。
乍:骤,突然。翻:反而。年:年时光景。
离杯:饯别之酒。杯:酒杯,此代指酒。共传:互相举杯。
这是首惜别诗。诗写乍见又别之情,不胜黯然。诗一开端由上次别离说起,接着写此次相会,然后写叙谈,最后写惜别,波澜曲折,富有情致。“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乃久别重逢之绝唱,与李益的“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上次别后,已历数年,山川阻隔,相会不易,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正因为相会不易,相思心切,所以才生发出此次相见时的“疑梦”和惜别的感伤心情来,首联和颔联,恰成因果关系。
“乍见”二句是传诵的名句,人到情极处,往往以假为真,以真作假。久别相逢,乍见以后,反疑为梦境,正说明了上次别后的相思心切和此次相会不易。假如别后没有牵情,相逢以后便会平平淡淡,不会有“翻疑梦”的情景出现了。“翻疑梦”,不仅情真意切,而且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维妙维肖,十分传神。即使说久别初见时悲喜交集的心情神态,尽见于三字之中,也是不为过的。
颈联和尾联接写深夜在馆中叙谈的情景。相逢已难,又要离别,其间千言万语,不是片时所能说完的,所以诗人避实就虚,只以景象渲染映衬,以景寓情了。寒夜里,一束暗淡的灯火映照着蒙蒙的夜雨,竹林深处,似飘浮着片片烟云。
孤灯、寒雨、浮烟、湿竹,景象是多么凄凉。诗人写此景正是借以渲染伤别的气氛。其中的孤、寒、湿、暗、浮诸字,都是得力的字眼,不仅渲染映衬出诗人悲凉暗淡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浮游不定。二句既是描写实景,又是虚写人的心情。
结处表面上是劝饮离怀,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用一“更”字,就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离怀惜共传”,在惨淡的灯光下,两位友人举杯劝饮,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惜,珍惜。诗人用在此处,自有不尽的情意。综观全诗,中四句语极工整,写悲喜感伤,笼罩寒夜,几乎不可收拾。但于末二句,却能轻轻收结,略略冲淡。这说明诗人能运笔自如,具有重抹轻挽的笔力。
扬州城门夜塞雪,扬州城中哭明月。堕枝湿云故鬼语,西来阴风无健鹘。
神娥愬空众芳歇,一夕苍苔变华发。宫花窣帘尘掩袜,玉华无因进吴越。
漓漓淮水山央央,谁其死者李与姜。
诗满奚囊麦满篝,别才几日忽惊秋。只疑弟劝兄酬处,白水山花一片愁。
流风转雪莹肌暖。玉燕钩钗飐。凤仙花小染纤纤。甲蘸满螺红酒薄寒天。
柑红海树双怜爱。也可三秋佩。杜兰香惜世间人。醒梦系情芳柳软枝春。
倚楼人暮。孤愁迥,浮云遮断乡树。朔风吹雁送书来,寒带沧江雨。
念一霎、轻沤迅羽。浮生能几连床语。莫漫说归期冷,梦落西堂,瞥眼绿芜如许。
应省汎更中年,焚兰短劫,客游多少歧路。暗尘销尽鬓青青,偏是愁长驻。
正作恶、颠风断渡。荒波看尽冰夷舞。又峭寒、收灯后,故垄关心,野梅开否。
匆匆车马出清晨,日淡风微已仲春。
松竹阴中山未尽,梅花林外有行人。
春王正月及佳期,送汝登车甫结缡。累重忽轻心自喜,爱深将别意还悲。
逞妆莫漫求珠翠,善事须亲到帚箕。孝顺由来宜妇道,尊嫜况我旧相知。